Wednesday, April 28, 2010

校園雜憶三則



(一)

從學校半途出家的我又怎能有什麼值得回憶的校園生活呢?

40年代出生於越南偏遠的小鎮,那裡一片荒蕪,生活條件非常惡劣,教育不普及。平生未入過幼兒班,也不知幼稚園為何物。我六歲之後才跟隨家人離開那,遷移到大城市去,從此告別蠻荒。

小學是我啓蒙的開始,先到一所平民義學就讀,半年後轉到第二家平民學校去,一直獃在那裡。如果不是因為右臂意外受傷的話,整個高小課程可以一氣呵成。縱然如此,這個階段仍是我學校生活中最風光的日子,其他則乏善可陳。

短短三年的初中,我已經三度轉校,還未肆業就匆匆離開越南,來到人地生疏的香港。在有限的選擇中,先到一所學店去胡混,繼而入讀一家英文中學,由中二開始直至中五上學期。因為矇然不知地觸犯了校規而被趕出校門。從此告別學校生涯。這段不甚光彩的人生經歴不說也罷,沒理由再令父母和自己蒙羞。

很多小學的同學都是來自草根階層的家庭,年紀參差不齊。入學較遲的一些爭取到較為優異的成績,都成為了模範學生,其餘的對他們馬首是瞻。然而這些大哥大姐讀完了小六之後就綴學,幫助父母謀生。不少天才就從此被埋沒了。能够繼績升學的算是較幸運的一群。

同學之間,情同手足;有禍同當,有福同享。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次潛入校長室偷取試題一事。行動終於被揭發,但在嚴懲重罰之下,仍舊守口如瓶,無一願意出賣主謀與同黨。大家肝膽相照。俠義之風,令人肅然起敬。

男女同校帶來不少無法想像的麻煩。對着一位心儀的女同學,我無意間只多望了她半眼。之後,就不停被人取笑,還要戴上一頂永遠摘不掉的”早戀”帽子。什麼叫做”精神壓力”?大概就和這回事差不多了吧!生平第一次受到這樣的打擊,非同小可。更可惜的是,她從此當我是個陌路人,不理不睬。我為此失落了一陣子。

未幾,她就退學,不辭而別。茫茫人海,芳蹤何處?

(二)

從小一下學期開始,在同一間學校念書直至小六。五六年間每天相見的都是一些熟識的面孔,包括老師和同學。我們的關係異常密切,情同手足,牢不可破。時間過了半個世紀之後,我和不少同窗的朋友仍然保持緊密的聯絡。如今,個個早已白髮蒼蒼,而且遠隔重洋。但時不時的一聲問候,仍可帶來不少甜密的回憶。

凌老師是當年的訓導主任,擁有無上權威,鐵面無私,學生見到他無不退避三舍。他對品行差的學生非常嚴厲,主張寧枉毋縱,從來不會吝嗇體罰。未打過手掌的學生是絕無僅有的。呂校長和藹可親,是個慈祥的長輩,終生貢獻於教育事業。他的家姐也在校任教,有深度近視眼。我們在課堂裡喜歡做一些無聊的惡作劇,因為她看不清楚是誰在搗鬼鬧事。如今回想起來,對自己之劣行感到十分慚愧。

凌老師在越戰結束之前奔走台灣,和我一直保持聯絡。退休後,他移民到紐西蘭,仍舊魚雁往返。我曾專程拜訪過,想不到那次竟成永別。呂校長也相繼離開了動亂不安的越南,定居於台灣的台南市。由於交通不方便,我們只見面一次。我和呂校長的姐姐因為戰亂早就失去了聯絡。

我們的老師都是飽學之士,早年由中國大陸到越南去辦學,培育英才。中國文化能够在異鄉得到承傳和發揚光大,他們功不可沒。學校當年十分重視中國語文的教育。唐詩三百首和古文評註被選做教材,講授得非常仔細。我有限的中文基礎是在那幾年打下的,真感激老師們的教誨。

越南獨立後開始排華。由於用中文授課受到限制,嚴重影響了學校原有的課程。華籍老師被強迫去學習越文,並須通過考試合格才可繼續執教。對新政策不滿的教員紛紛離職,華語教育從此一落千丈。

(三)

在小學悠長的歲月裡有不少值得回憶的趣事。例如:

最沉悶的是每個星期一在學校禮堂合唱「三民主義」,歌頌中華民國。只由老師領唱,沒有任何樂器伴奏。那些參差不齊和毫不協調的歌聲使人昏昏欲睡。這種事情還要每週重複一次,風雨不改。那種「悶死人沒命賠」的感覺,多年後仍舊陰魂不散!但民族意識的灌輸對我影響深遠,使我感到自己永遠是個中國人,並引以為榮。

最喜歡看的是校際籃球比賽。我校隊球藝出眾,逢賽必勝。男子組的賽事最為吸引,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球場在球賽開始前已擠得水洩不通,恨不得自己能像長頸鹿那麽高,看個痛快。其實女子組的賽事亦十分可觀:除了觀摩球技之外,還可欣賞那隨風飄蕩的秀髮、汗流不息而白裡透紅的秀臉,與球員輕盈的體態配合在一起,使人有秀色可餐的感覺。對異性產生興趣大概是由觀賞球賽開始的。

最使人撲朔迷離的是一個女扮男裝的同學。人人說”他”是女兒身,我半信半疑。好奇心重的同學還不時獃在洗手間門外,等”他”出現,但結果徒勞無功。學校沒有硬性規定學生穿什麽,只要口袋前掛個校徽就可上學,非常方便。當時不少人穿着木屐就匆忙而來,學校亦不會阻止。至於有沒有人赤足上陣?這點我就記不起了。再說那位疑幻疑真的”男”同學:”他”在一個漫長的暑假之後,以一個全新的形象重現人間。原來是個含苞待放的少女,迷團一掃而空。

最令人不齒的惡作劇是一些頑皮的男同學把青綠色的草龍(蜥蜴一類的小動物)暗藏在女同學的抽屜和書包裡,讓她打開時嚇得花容失色。不少女生為此號啕痛哭,久久不能自己。如果有人立即承認責任,失控的場面或可盡快回復正常。這些行為應該也算是校園暴力之一種,不過和今天層出不窮及令人髮指的超級暴力不可同日而語,真是小巫見大巫。平安的學習環境一去不復返。人類社會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2010/4/28 (松鶴天地2010/6月刊)












Sunday, April 25, 2010

不管更妙



胡志明市即舊日的西貢,是南越赤化前最繁華的城市。法據時期,那裡龍蛇混雜,是冒險家的樂園。獨立後,由於官商勾結,變本加厲,成了走私販毒,投機倒把,販賣色情和經營賭業的天堂。赤化後,經濟蕭條,違法的活動一夜之間消聲匿跡。為了恢復往日之繁華,越南追隨中國大陸的政策,把門戶重新開放。各行各業立即起死回生,有如雨後春筍,欣欣向榮。林立在市內大街小巷的店鋪,和內裡琳琅滿目的商品,使人眼花繚亂。食肆遍佈,中西烹調或趣味小吃,應有盡有。無處不在而且多得不可勝數的小販以亷價作招徠,吸引了眾多的顧客,弄得行人路水洩不通。色情事業捲土重來,明目張膽,肆無忌憚;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盛況空前。敗壞之風與舊社會不遑多讓。警察總是愛理不理或網開一面的,讓他們自由活動。執法者的寬容態度,在胡志明市以外難得一見。

這裡另一奇景是聯群結隊的機動車,在通衢大道上左穿右插,如破堤的洪流一浪接一浪不停地湧過來。行人站在街頭要穿過馬路時,左顧右盼,舉步為艱。這種心理障礙要經過不斷的觀察和實習才可克服。行人要膽大心細,不能猶疑不決。踏上了第一步之後就能進不能退,那些神出鬼沒的鐵騎士才會讓你慢慢穿過。不可不知的是:市內的交通標誌,形同虛設。不準駛入的,說說算了,誰也管不著。對着左轉的交通指示,汽車仍可右拐,亦無人過問。斑馬線才是真正的死亡陷阱,行人不能以北美洲的習慣去使用,否則後悔莫及。

共產政權本來無事不管,如今却一反常態,讓人民為所欲為;雖然亂象橫生,卻生機勃勃!

黃啟樟 2010/4/8 (2010/7/1 現代日報)

Saturday, April 24, 2010

懷舊(五)

母親44歲那年才生我。這沒有帶給她什麼意外的驚喜,因為是計劃生育之外的事。她19歲結婚之後一共生了13個,養了11個,我是她最後的一個。任何母親如要親力親為去照顧這麼多的兒女,一定會筋疲力盡,心力交瘁。我媽却能堅持到底而沒有倒下,相信是老天爺開恩所至!

聽說高齡產婦產下的嬰兒智商較低。由於這個原因,我從來不接受任何智商的測試,以免知道結果而心碎。不過現實總是醜惡的,從學校成績表就看得出我是什麼樣的材料。除了功課欠佳之外,我做起任何事情來都是笨手笨足的:不會唱歌、不會跳舞、跑步不快、游泳只懂一招、說話笨嘴笨舌、廣東話混有越南音……..無處不表示我是個”四不像”之異品。我當然清楚自己的弱點,所以永遠不敢強出頭。

童年時很內向,還帶有半點自卑。兄弟姊妹之中我排行最小,無論氣力和腦筋他們都比我強得多,相形見絀。雖然沒有被人排斥,我仍舊喜歡獨斷獨行找尋個人的趣味:放紙鷂(風箏)和做紙鷂的技巧就由此培養出來。不要小看這個玩意,它是我重拾信心的開始。

童年時很多玩具都不是用金錢買回來的。如果喜歡放紙鷂的話,就必須先學會如何去造紙鷂。鄰居的小朋友成為我最好的導師。他們首先教會我如何就地取材:例如一些小竹桿或竹片用來做骨架、透明而能擋風的紙用來做鷂頭和尾巴、漿糊或膠水把紙貼上骨架……等等就可成功造出一隻能乘風而起的紙鷂。

我做紙鷂的方法很保守,先決條件是能飛得又高又遠。菱角形的鷂頭,配上長長的尾巴,再添上一對定風翼,就保證萬無一失。這是實而不華的設計,使紙鷂能乘風而起,不會左搖右擺,一飛衝天。成年以後,我做事穩健的作風是由此養成。雖然創意不足,却一生無悔。

2010/4/24

懷舊(四)


熱帶魚、金魚和鬥雞是我童年時最喜歡的寵物。除此之外,我也飼養白鴿,但只當它們是一般家禽來看待。

鴿子喜歡合群,長大了都是出雙入對。雄鴿多情,對心儀的異性窮追不捨,往往半推半就成其好事。

母親說鴿子不可靠,會見利忘義。了追求美食華居,它們會絕情離去。”白鴿眼”等於”勢利眼”的說法是由此得來的。防萬一,我把它們的翅膀剪斷一半,白鴿就和其他家禽一樣,生活在我控制範圍之內。回想過去那種做法深感歉疚。

白鴿的繁殖力十分驚人:產卵之後,十數天就可孵出幼鴿;產卵大約40天為一週期,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開始時只有雌雄一對,由它們培育後代,不久就大大小小一群。世界各大城市的政府要把白鴿的飼料和避孕藥混合一起,實在必要。否則地球會變成鴿子王國,人類的生存空間亦因此受到威脅。

白鴿合群而居,和諧相處;縱有爭執,也不會鬥得死去活來。兩性關係亦保持得不過不失,縱有伴侶見異思遷亦能心平氣和地去解決,不若人類鬥個難分難解。傳宗接代的天職從不假助他人,都是自發自律去完成;養兒育女的責任亦由父母合力去承擔。從幼鴿吱吱墮地那刻起,它們都盡心盡力去照顧,確保飽暖無誤,直至羽翼漸豐。人間不時有棄嬰,這種事情在鴿子的世界裡前所未聞。人自誇是萬物之靈,但親子之情却比不上白鴿。

從前沒有電視、電腦或電子遊戲機,少被物慾困擾,過着平淡而樸實的生活。那些日子一去不復返,只能在記憶裡去尋找。

2010/4/23

懷舊(三)


很多小朋友的物都是小貓和小狗那一類的,但我對鬥雞情有獨鍾。它不是那些不按時亂啼和只會欺負異性的花花公子,而是雄赳赳和英明神武的鷄中鬥士。我獨行獨斷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

不喜歡貓的原因是它冷酷傲慢,和人類的關係總是單向的。你要親近它時,它不一定會歡迎你。當温飽無缺時更變得孤芳自賞,目中無人,發脾氣時,那雙利爪也十分可怕。曾經居住在偏遠的小鎮,夜裡貓兒在屋內你追我逐,或在樑上叫春,肆無忌憚。不時夢中被驚醒,真是惱人的事。

不喜歡狗的原因是它的雙重性格和勢利無情。狗對着主人不斷搖尾乞憐,對其他人却不問青紅皂白就怒目相向,嚴陣以待,咬傷咬死無辜的事件層出不窮。它對主人的忠心不時被誇大,而反顏相向的事却並非罕見。對着同類亦很少以禮相待,以勢凌人是常見的事。看來狗咬狗是確有其事,並非無聊的廢話。不少人以「住洋樓養番狗」為身分象徵,樂此不疲,那是虛榮心的驅使而非愛心的號召,這種對待寵物的態度絕不可取。

處理貓狗的糞便使我手忙腳亂。總之,我不是愛貓愛狗之人。以前不是,以後更加不是。

回想當年居住於偏遠的鄉村,生活十分平淡。鬥雞是那裡的消閒活動,頗受歡迎。每次觀賞鬥雞比賽,由於過程緊張刺激,看得津津有味。鬥雞的那股帥氣是其它家禽絕對沒有的,使人過目難忘。鬥雞是成年人的遊戲,飼養也是他們分內之事。不知什麼原因,我却希望擁有一隻。但由於那時年紀尚小,我只能把朝思暮想的事埋在心底裡。

奇跡突然從天而降:某日和五姐去市場買東西,路過一販賣家禽的攤檔,我目不轉睛地對着一隻心儀的鬥雞盯住不放,更為之神迷顛倒,久久不願離開。五姐看在眼裡便大發慈悲,一向省吃儉用的她不假思索就把它買了送給我。這是我有生以來最快樂的一天!

得到鬥雞如獲至寶,怎也不忍心推它上擂台和其同類去鬥個你死我活。從此每天按時送上食物,又按時清理籠子。事事親力親為,唯恐不周。

某日,一個陌生人路過我家,看見了我的鬥雞,說這是他從前所擁有的一隻,英勇善戰,所向無敵。因它戰鬥能力的高峯期已過,才把它亷價出售。這解釋了為何我這麼容易得來。不過秘密揭穿後,絲毫不影響我們之間的友誼。它的舊主人無疑是個鳥盡弓藏忘恩負義的家伙,還不耻去宣揚自己的敗德。它與他分手是求之不得的解脫,來到我家才是它幸福的保障。

2010/4/22

Friday, April 23, 2010

懷舊(二)




童年時喜歡飼養寵物,都是一些得來容易和不需花時間去照顧的小動物,或者是失去了都不會茶飯不思和傷心到死去活來的種類。熱帶魚如紅劍和黑摩利就非常符合這種要求、彩雀(fighting fish)次之、突眼金魚再次之,七彩神仙就更是沒有資格去考慮的品種。

那個年紀從父母那裡得到的零用錢實在少得可憐,要省吃儉用才有餘錢去購買那些彩色繽紛和引人入勝的熱帶魚去滿足強烈的佔有慾。

熱帶魚繁殖得很快,大的生小的,小的長大了又生小的,轉瞬間一缸都是大大小小數之不盡的魚,怪不得幾毛錢就可買到。不久之前那種佔有的喜悅因為現在擁有太多了而逐漸消失,我開始了解物以罕為貴的道理。其實我養的品種何止紅劍和黑摩利,只不過忘記了它們的名稱罷了。

那些會打鬥的彩雀也很容易去繁殖,雌雄交配之後產卵再孵化,傳宗接代的任務就完成了。整個過程都可觀察入微,是不可多得的自然生物課。彩雀好勇鬥狠,雄性要隔離,否則會鬥個你死我活。我用燒紅的鐵環把舊酒瓶攔腰割斷一半,改裝成一個個寬口的小魚缸,再用不透明的硬皮紙把缸與缸之間隔開,使彩雀看不見對方,它才會安靜下來。一切安排都不是唾手可得,非動心思不可。我有限之創意和耐性都是由那時培養得來的。彩雀亦有不同品種:有的身型猶如一艘潛艇,擁有深藍色的堅實外殼,戰鬥力強盛;有些猶如京劇舞台上的武士,披上五彩奪目的戰袍,閃爍生輝,但武功却平淡無奇。觀魚和觀人一樣,不可以貌取人。

以我的經驗來說:突眼金魚最難照顧,魚缸的水必須保持清潔,不能餵它過飽,否則消化不良就會一命歸西。金魚有紅色、橙黄色、黄黑或紅黑斑點和純黑的。不知什麼原因都叫它們金魚?我對黑色的情有獨鍾。聽說它長大了會變色,但我的那幾尾始終沒變。

金魚曾經產過卵,但結果都孵不出小魚來。經過幾次實驗失敗後,我就放棄了這種嘗試。


2010/4/21

懷舊(一)

前舖後居是50年前一般華僑家庭的格局。我家經營輾米廠,居所和廠房連在一塊。一家老老少少不下十個,共聚一堂。我的童年就在這種環境裡度過。

早餐是各自解决的,但午飯就和輾米廠的職員一起吃。飯前大敲銅鍾數響,猶如上下課似的,大家必須準時報到。工廠面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縱橫不下30米。輾米機器在運作時發出刺耳的聲音,響得蓋過鐘聲。如果沒有聽到而錯過了吃飯,只算你倒楣,與人無關。

同桌共吃,要講效率,少談禮儀。別人捷足先登了,殘局就得由你收拾,是難以言喻的經驗。當初我用筷技術欠佳,總是落後於人。不過從失敗中汲取了教訓,練得一身本領,以後下筷既快且準又理直氣壯。不過養成習慣後,在高貴的宴會上仍舊故技重演,大出洋相。老伴從旁循循善誘,略有改進,不過食興大減。食是生活上的享受,若用諸多禮儀去規範,又怎能吃得痛快?我感到”不自由,無寧餓……”,反對隨俗之心油然而生。

我們一代的父母很多都為生活而奔波勞碌,無法分身照顧兒女的起居飲食。大家從小就養成了獨立的能力:例如有飯就吃,有屎就拉,哪需長輩操心。

懷舊是不會無緣無故的,大多有感而發。例如看見兩個孫兒從來茶飯不思,就感到莫名其妙。不過細想一下就可明白箇中原因:不吃飯,不是可以吃意大利粉嗎?或可上館子或叫外賣?當有無限選擇而又唾手可得時,又怎會稀罕那頓千篇一律的飯呢?

黄啓樟 2010/4/18 (2010/5/13日明報)

Thursday, April 22, 2010

漫天風雨話當年



我在越南偏遠的小鎮----鳳合市(Phung Hiep)出生。它是湄公河(Mekong River)七條支流的匯合點,由於水源充足,是個魚米之鄉;也由於水路交通方便和具有戰略價值,是兵家必爭之地。

父親於上世紀初由中國來到這裡謀生,赤手空拳走天涯。他從零開始,憑着勇氣和毅力建立了穩固的事業。他熱心公益,開創首間華文學校,培育英才;他的貢献受到肯定,被推舉為當地的僑領。父親為了公務而經常在外奔波勞碌,由母親和五家姐負責持家。家姐凡事必管,猶如一名總司令,執法如山。弟妹們對她敢怒不敢言,但暗地裡誰個不想她早日出嫁,好讓大家有較好的日子過!但以事論事,她確是非常能幹和膽色過人的,父母不時付以重任。我和六兄年紀較小,日夕相對。他比我成熟又懂事,我以他馬首是瞻。

我家首先經歴了太平洋戰爭的洗禮,繼而捲入反抗殖民鬥爭之漩渦。戰事連綿不絕,遠離首都的鳳合市首當其衝,父親的生意遭受到無情的打擊,一落千丈。為了一家的安全,他被迫放棄半生辛勞建立起來的基業,遠走人地生疏的西貢。

來到新的地方,感覺一切很陌生,不習慣。正在努力適應新環境之際,母親把我送到二家姐那裡去暫住,使我感到猶如被遺棄的孤兒。家姐待我很好,但內心仍充滿了寄人籬下的失落感。

當時我已滿六歲,是入學的年齡。家人送我入讀一所平民義學,老師以廣東話授課。我只會講越南話,所以開課的第一天,坐立不安,猶如一個啞巴,既聽不懂也說不通,極之難受。這段日子,我終生難忘。

新的學校生活適應了不久,又轉到另外一所小學去,一直讀至六年級。在畢業的那一年右臂因意外受了傷,未能參加期終考試,白白浪費了六年的時間。正為升學一事而煩惱之際,著名的知用中學却接納了我的入學申請,這個喜訊簡直是從天而降的。但前途並非從此一帆風順,因時局的變化使到人心惶惶,也使正常的學習環境受到影響。不少家長都急切為子女另謀出路,到台灣升學是當日最熱門的選擇。大家爭先恐後去申請,而國府亦大表歡迎。入台證却姍姍來遲,我顧此失彼,更延誤了辦理新學年的入學手續,最終被拒於門外。台灣去不成,返回原校亦無望,被迫轉去讀法文,半年之後又轉到一所名不經傳的中學。與我遭遇同一命運的學生,不可勝數。

我來自一個傳統的大家庭,兄弟姊妹一共有十八個。母親以外,還有一個細媽。媽膝下有十一個子女,我年紀最小。為了走避戰爭,細媽早已攜同年幼的兒女返回祖國定居。但媽決定留在越南,以不變應萬變。在細媽回國之後的兩年,中國就轉換了政權。由於母親的決定,我們僥倖地避過了解放之初的艱苦日子。但好景不常,越南的內戰曠日持久,愈打愈烈,破壞了得來不易的和平。

生逢亂世,人像浮萍,隨波逐流。因為當時年紀小,對世情不甚了了。什麼大事都由父兄去擔當,我受到了最周全的保護。直到十五歲離家的那一年,我才開始領略到生離死別的痛苦。

排行最小並非事事如意,吃虧的却在所難免:家裡有甚麼新的玩意,最終才輪到我。穿過的衣服、讀過書本、騎過的單車,什麼不是人棄我取和司空見慣的;只有皮鞋一雙,過春節時才是全新的。微不足道的吃虧並不影響兄弟姊妹之間的友誼,大家相處得很融洽。小的爭論是無可避免,但較大的争執還是罕見的。當年的家庭生活倒算是過得十分愉快的。

兄弟姊妹的性格迥異:二兄外向健談,好奇多智,結交滿天下。他很早就出來協助父親做生意,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三兄好學不倦,具有冒險精神,是白手興家的一派人馬。四兄內向,沉默寡言,容易受人冷落。五兄愛打扮,享受至上,天生缺陷,却聰敏過人。六兄為人謹慎,腳踏實地,隨便冒進;好打不平,有正義感。五姊精明能幹,膽色過人,是女強人的一類。七姊外柔內剛,有主見,兼具外交詞令;她善解人意,是賢妻慈母型。八姊外剛內柔,優柔寡斷,性急暴躁,是火爆型,但心地善良,熱心公益。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我愛冷眼旁觀,從中學習,取長補短,獲益良多。經過戰爭的磨練,我們手足養成了克苦耐勞的性格,亦能面對逆境。跌倒了再爬起來,永不言敗!

父親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可助他創立一番豐功偉業。但他生性保守,在鳳合市站穩脚之後,就從沒有打算向外發展,不諳分散投資之道。內戰爆發後,生意一落千丈,難逃徹底失敗的命運。後來在西貢重新創業,也是曇花一現,未能乘勝追擊。對於多變的時局,亦未能準確掌握。賺了錢,只曉回國買田置地,為落葉歸根作準備。曾經到過香港幾回,亦未能預測它發展之潛力,坐失良機。不過成敗不足以論英雄。父親赤手空拳打天下,歴盡艱辛,撫育我們成才。他勞苦功高,將永遠受到我們的懷念。

越南連綿不絕的戰爭,使我家受盡折磨。撤離鳳合市是父親一生最大之打擊。來到西貢,一切必須重新開始。因為人地生疏,困難重重。過了中年的他,更感力不從心。當時兩個兒子正在中學念書,也被迫停學為他工作。五女出嫁後,由兩個年紀較輕的女兒擔當一切家務。她們小學還未完成就投入生產,以補家計。在父親的領導下,我們很快就從谷底爬上來。一場曠日持久的越戰,無情地把我們的美夢再一次粉碎殆盡。

1975年西貢失守後,我們一家(除了五兄)分散成幾批,由海路成功逃出越南。三兄現在定居於澳洲,二姐和四姐移民美國,其他人選擇了加拿大為永久的家。

黄啓樟 2010/4/11

Tuesday, April 20, 2010

印象中的大家姐



大家姐在1917年出生於中國大陸,能操一口流利但帶有濃厚土塘口音的東莞話。還未及豆蔻之年就出嫁了,丈夫也是東莞人,在辛亥革命成功的一年出生,所以很多鄉親父老都稱他做「民國仔」。她比他年輕,但假如今天仍在世,也已九十過外了。

兄弟姐妹之間她排行第一,我居榜末,年齡相差25歲。母親生前不時提起她,還感慨地說:長女聰明過人,但生性頑劣,不聽教,給她添了不少麻煩。那麽早就替她找個夫家是廹不得已的。其實媽把管教的責任轉給了女婿,希望以愛情的力量和婚姻的生活去改變她。效果如何?媽沒有交待,我不便追問,也不該多管閒事。從大姐後來對亡夫的追思,使我深信這段婚姻是幸福和美滿的。

父親在越南經商,需要人手。婚後,她和丈夫離開了家鄉到越南去。一個負責持家,一個為父親工作。他們在鳳合市建立了新家庭,養兒育女,開枝散葉。姐夫至死從未還鄉,她則在越戰結束之後移民到加拿大的温哥華去,在那裡度過晚年。

她從未進過任何學校,目不識丁,却懂得如何創業和經營生意。在自創的商店裡負責業務,井井有條,丈夫只是個得力助手而已。賺了錢,又善於理財,成了小康之家。越戰時期,鄉村的局勢十分不穩定,為了分散風險,她利用多餘的資金在西貢購置房產,眼光獨到。

在越南經營小本生意是需要親力親為的,大家姐樂此不疲。她能言善道,又說得一口純正的越南話。很多顧客不知道她的背景,以為她是個土生土長的越南人,樂於光顧。她又通曉待客之道,所以生意興隆,遠近馳名。

有成就的人很多都變得意氣風發,她亦不例外,更因此樹敵而渾然不知。和她在事業上發生過爭執的人都說她蠻不講理,恃勢凌人。那些閒言閒語引起了我的關心,不時冷眼旁觀她和人相處的態度,希望了解個中真相,但徒勞無功。相反,我發覺她温柔的一面,使我深信人會隨着年齡而改變的。由於她是我姐,我一向都以禮相待,保持了良好的關係。每次過訪温哥華的時候,都送上一些小禮品而不送錢。不少老人家把自己認為是多餘的金錢都收藏起來,同時却節衣縮食,過着低質素的生活。與其讓她把錢藏着不用,還不如直接把錢變為物質,逼着她去享用。

她和子女的關係乏善可陳。由於誤信父母對子女擁有絕對的權威,使到長女和次女因長期遭受家庭的壓力而患了上嚴重的抑鬱病,並引發了致命的併發症。當悲劇發生之後,她對管教子女的態度有所改善,但日子一久便故態復萌,使他們成年後都敬而遠之,離她而去。她只能面對身邊無兒無女孤苦伶仃的生活。我們和子孫的關係必須趁早磨合,錯失時機就很難補救。

宗教是她晚年的精神食糧。生病時,孤獨時,面對菩薩是她最大的慰籍。走進她的屋子裡,立即就聽到木魚聲和念念有詞的禱告。

晚年時她患上了糖尿病,六年前因大腸癌復發不治,享年87歲。

黄啓樟 2010/4/3

大姐的幼女看了拙文之後有感而發。她說她二姐的病非因母親而起,又認為家母是始終如一的一個人,性格不會因為貧富而有所改變,希望我不要被人云亦云的流言所誤導。在此,我感謝她誠懇的回響。2010/4/20

二兄來電說大家姐是在越南出生的,大姐夫曾經一度回國探親和參加喪禮。特此更正。他又補充說:1954南北越分家時,鳳合市被選作換俘地點之一,時勢造成該市一度繁榮,家姐的生意蒙亦受其利,賺了很多錢。在此,我感謝他的回應。2010/4/23

Thursday, April 15, 2010

父親所經歴的風風雨雨




二十世紀初,父親孑然一身離開家鄉走到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鳳合市去尋找機會。這地方又名七丫涌,是湄公河七條支流的匯合點。在人地生疏的小鎮,他只有出賣勞力以維生,早期受僱於中藥店,後來轉業到一家茶樓去。父親勤工儉用,了改變命運而努力。多年後,憑着小量資金和一股勇氣開設了一家小茶樓,踏上了他創業的第一步。由於競爭不多,業務很快就走上了軌道。他的信心因此大增,並積極尋找新的機會。當發覺穀棧生意有利可圖時,就放膽去投資。這是一個從收割開始工作半年的季節性行業,一切運作與茶樓截然不同,而且要在河的對岸經營。他不但能兩者兼顧,還把業務辦得蒸蒸日上。

父親心懷大計,打算先迎接祖父到越南,再協助其他親友移民。抗日戰爭突發,原來的計劃未能按步就班去進行。局勢更日益惡化,很多親人逃到越南向他投靠。叔父帶領家人和年邁的祖母來到,跟著還有舅父和其他同村兄弟。家中有人滿之患,一切生活秩序都受到影響。父親表現得若無其事,而母親却憂心忡忡,擔心丈夫無力照顧這麼多的人。哪知父親胸有成竹,認人多了有利於他拓展業務。

父親很能幹,也知人善用,很快就各人尋找到最適當的出路。例如:安排大姐夫和黃寶宗伯去經營鮮肉零售檔,他代出資金但兩人須自負盈虧。又遣派宗兄黄成業、黄輝、和利河舅父三人到新成立的柴欄去,負責供應燃料給輪船公司。委派表兄到木廠和木船修理廠去擔任司庫,合伙生意理財。年紀較輕的黄滿宗兄就被安排到船廠去做學徒,而叔父則被委以重任為穀棧服務。如此安排恰到好處,發揮了人盡其才的目的。了提供就業機會,父親積極擴展業務。他在鳳合市受到華裔社會人士的擁護,被推舉做僑領。

在父親的英明領導下,各行生意不斷進展。哪知好景不常,未幾,日本揮兵南下,越南的局勢告緊,盟軍把海路全面封鎖,貨運即時被截斷。汽油、柴油、布匹、藥物、麵粉、牛奶、白糖,和其他數之不盡的物料都成了違禁品。茶樓生意因供應短缺,被迫停頓,父親當機立斷把茶樓改成米舖繼續營業。開業不久,發生了一宗嚴重的意外:年幼的七家姐被高處墮下的米袋壓傷了右腿,使她走路時左搖右拐。腿傷經過醫治之後逐漸復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當年一般小生意都是前舖後居,完全沒有考慮到安全問題。

父親和叔父的性格截然不同。他潔身自愛,敬業樂業。叔父早就染上鴉片煙癮,弄至身體潺弱,精神頹喪,更無心事業。這些陋習是由於祖母過分溺愛和縱容而養成。但他缺乏自知之明,還抱怨懷才不遇未能施展所長。祖母確信不疑並建議把產業平分,可讓兄弟倆一較高下。說來未免可笑,所有生意都是父親一手建立起來的,所謂”分家”,實際上就是要我父親把自己辛苦掙來的家產無條件分一半給叔叔。父親是個有孝心的人,為了討得老人家的歡心,他只能盡力去滿足乃弟的野心。

父親對分家一事表現得很坦然,也不介意讓弟弟優先選擇。叔父不經考慮就選中了米舖,穀棧由我們繼續經營。方便管理,我們一家人搬到河的對岸去,而米舖從此為叔父獨佔。往後的日子,兩家各自為政和盈虧自負。母親雖然心有不甘,但暗地裡却感到高興,因以後努力的成果將不需要與別人分享。

祖父出自小康之家,排行第五。從小驕生慣養,無心向學,成年後也不事生產,睹博、飲酒、食鴉片,無一不精。他對家庭一無建樹兼遊手好閒,但生性良善,人忠厚。後來家道中落,父親未成年就被迫投身於勞工市場以補家計。廣九鐵路施工時大量招聘人手,父親受僱鐵路工人。他工作表現良好而獲得賞識,以童工身份享受成人待遇。如此苦幹了幾年,直至鐵路完工後才隻身遠赴越南另尋出路。他在事業略有成就之後回鄉成親,然後携眷重返移居地。

能夠侍奉祖父是父親多年來的願望。他對老人家非常孝順,萬事有求必應。老人家愛吸食鴉片,父親也設法滿足他。祖父也愛杯中物,亦是個嘴饞的人,還鍾情於甜食。他哪知道飲食不節制會危害健康,未到六十歲已患上了老人痴呆症,後期還弄至晝夜不辨和六親不認。祖父如此度過了無憂無慮的一生,活到七十三歲才與世長辭,算是長壽。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舉世歡騰,以為從此可永享太平,但世事難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未幾,越南爆發了獨立戰爭,平靜的局面立即被打破。遠於邊陲的鳳合市首當其衝,變成兵家必爭之地,形勢岌岌可危,父親了家人的安全,打算把年幼的子女盡快遣返中國。他相信國內田地的租金收入可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他意欲讓母親先行,但年紀較輕的細媽(父親之第二任妻子)却自告奮勇而成首批回流隊伍。時局的變化把一個大家庭拆散了,未來的發展更改寫了各人的命運。不同的選擇帶來不同的遭遇,前途如何是無法預先估計的。

時局多變幻,但叔父自私自利的性格始終不變。他一言不發就搶先回國,接管了鄉間的田地。細媽遲來一步,落得一無所有。叔父之預謀再次嚴重破壞了兩家人的關係。但天有不測的風雲,誰可預料到中國兩年後改朝換代的大變和接二連三之政治運動,把一切財產化為烏有。處於動盪的年代,命運都不可能以個人願望去主宰。

1949年以後,中國經歴了持久的經濟大倒退,而相對之下越南仍有不少營商機會,使我們有能力接濟國內之親人。但好景不常,越南也經歷了一場天翻地覆的大變。越戰在1975年結束,南北分治的局面終止,共產黨從此當家作主,一切商業活動停頓,財產重新分配。不願生活在共產政權的人民紛紛逃亡,我們一家人冒險從海路逃走到東南亞各國,最後由聯合國安排前往北美洲和澳洲定居。父親早年艱苦經營的事業從此終結,沒有留下半點痕跡。

俱往矣,數十年來的人和事的變遷!與父親同代的人早已作古,而我們的一代人亦正在步入晚年,時間把一切悲歡離合和恩恩怨怨都化解了。不過父親奮鬥的歷史永遠值得我們去回憶,他人處世之道也值得我們去學習。

黄啓樟 2006/10/16

7/2011 多倫多文藝季 第55期

Monday, April 5, 2010

淺談環保



對於各大政黨忽然熱心於環保,未為所動。地球暖化,生態受損,再不是遙遠的事。鑑於人性自私,人類前途不可樂觀。我非專家學者,對環保沒有什麼高見,只以個人的觀察提出問題,希望能拋磚引玉。

私家車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廢氣來源之一。汽車數量隨著人口不斷增加,油價攀升卻未能冷卻用車熱潮。消費者受到廣告的影響,貪新厭舊。而設計新穎的汽車引擎之動力愈來愈強勁,消耗能源有增無減,廢氣排放亦然,而消費者與汽車製造商對此都漠不關心。

在住屋方面,屬於時尚之選的獨立洋房擁有面積愈來愈大。如屬三代同堂,或許有此需要就無可厚非。事實上,由於子女羽翼漸豐即行離巢,很多家庭的同住成員愈來愈少,而居住面積却未見稍減。房子是消耗能源的另一因素,冬暖夏涼是北美家庭不可缺少的生活享受。每年盛夏多倫多都會面臨電力短缺,原因是用電過多。我曾到某些高尚住宅區散步,目睹不少新建的豪宅有如龐然巨物。這些房子的後園不少設有保暖泳池,前園又有防冷之車道,極盡豪華之能事,每月所費相信不菲!只要經濟能力許可,他們唯一追求的是個人享受,哪管和大眾利益的均衡。

在工業方面,加拿大早已落後於美國,如今又要面對與新興國家之競爭。如要提高防污設施,豈非壓力倍增?加拿大的污染問題只是冰山的一角,美國才是全球排污的罪魁禍首,印度和中國正在加入這個行列。環保問題需要所有工業國的參與,否則一切國際協定將是廢紙一張。中印兩國認為污染問題非由他們開始,富有的工業國才是始作蛹者。中印的出口以廉價為競爭條件,改善防污設施只會增加成本和減低競爭力,他們怎會自願投入那麽一大筆資金?假如歐美為此杯葛中印的出口,使他們的工業停頓不前,環保問題或可暫時舒緩。但這個假設不能成為現實,因為歐美人民是不會停止購買價廉物美之進口貨的。

環保問題是個死結,政黨有何作為,選民不須期望過高。

黃啟樟 (2010/5/6日現代日報)

Friday, April 2, 2010

報紙應當告訴人們些什麼



我是<多倫多星報> (Toronto Star)的長期讀者。5月13日打開報紙,發現該報隻字不提H1N1甲型流感,而把焦點轉向國會議員黛娜被保姆指控的案件上去,和當初對此病症的激烈反應大相徑庭。是不是說明危疾的威脅已過,人們可以高枕無憂了?

這次的甲流除了是個新品種外,和其它各類季節性的流感似乎區別不大。患者若未及時治療,會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死亡。年老體衰的人患上此症,更須小心處理,以防萬一。據統計,加國每年因患流感而喪命的人不下四千,也就是每天平均有十一宗死亡個案。這個數字確實驚人,必須引起警覺。

也許就是因如此,前些天的報紙才會出現聳人聽聞的言詞,如臨大敵,非得鼓動市民群起攻之不可。

事實上,僅僅引發人們的焦慮情緒并不能能决問題,理當採取科學的態度對待這一疫情。

流感有接觸傳染,包括空氣傳染的特點,患者必須留在家裡,盡量減少和他人接觸的機會,降低交叉感染的機率。但是否一定要徹底隔離呢?現成的隔離設施相當有限,可能不足以應付這突發事件。何不採取處理流感的傳统經驗和措施,及時提醒市民注重個人衛生,改善公共場所的衛生環境,并把患者安排在適當的生活空間裡,減少接觸他人的機會,避免他們因害怕隔離而隱瞞病情?這樣,恐怕会更具實際效果。防治甲流的疫苗已研製成功并大量生產,如有需要,政府可以及時提供。隨着天氣轉暖,流感的高峰期即將被猛烈的陽光驅走。只要保持科學的理性,我們將有效地戰勝災害。

至於媒體,一驚一乍地大肆渲染,造成市民不必要的恐慌,或淡然處置,不去努力宣傳有關知識,引導市民正確地對待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黄啓樟 2009/5/15 (現代日報2009/5/17副刊)
www.davidkcwon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