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3, 2010

懷舊(一)

前舖後居是50年前一般華僑家庭的格局。我家經營輾米廠,居所和廠房連在一塊。一家老老少少不下十個,共聚一堂。我的童年就在這種環境裡度過。

早餐是各自解决的,但午飯就和輾米廠的職員一起吃。飯前大敲銅鍾數響,猶如上下課似的,大家必須準時報到。工廠面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縱橫不下30米。輾米機器在運作時發出刺耳的聲音,響得蓋過鐘聲。如果沒有聽到而錯過了吃飯,只算你倒楣,與人無關。

同桌共吃,要講效率,少談禮儀。別人捷足先登了,殘局就得由你收拾,是難以言喻的經驗。當初我用筷技術欠佳,總是落後於人。不過從失敗中汲取了教訓,練得一身本領,以後下筷既快且準又理直氣壯。不過養成習慣後,在高貴的宴會上仍舊故技重演,大出洋相。老伴從旁循循善誘,略有改進,不過食興大減。食是生活上的享受,若用諸多禮儀去規範,又怎能吃得痛快?我感到”不自由,無寧餓……”,反對隨俗之心油然而生。

我們一代的父母很多都為生活而奔波勞碌,無法分身照顧兒女的起居飲食。大家從小就養成了獨立的能力:例如有飯就吃,有屎就拉,哪需長輩操心。

懷舊是不會無緣無故的,大多有感而發。例如看見兩個孫兒從來茶飯不思,就感到莫名其妙。不過細想一下就可明白箇中原因:不吃飯,不是可以吃意大利粉嗎?或可上館子或叫外賣?當有無限選擇而又唾手可得時,又怎會稀罕那頓千篇一律的飯呢?

黄啓樟 2010/4/18 (2010/5/13日明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