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31, 2025

你需要助聽器嗎?

二個月前換了個電視機,看不𢤦說明書的指示,唯有向兒子求助,由他替我安裝。我用遙控器找到我最喜歡的音樂台,調高音量去測試,感到十分滿意。但兒子懷疑我的聽覺出現了問題,主張我去做聽力測試。我雖然感覺沒有這個必要,但仍然接受了他的建議去做,也說服老伴和我一起去。 測試的技術員發現我的左耳朵洞內積聚很多耳垢,嘗試替我清理,手術費為四十加元。我沒有任何異議,不過她一開始動手術,我就感覺非常緊張,再試也一樣,結果放棄了。我的右耳洞比較清潔,不需要任何清理手術。 聽力測試開始之前,我進入一個密室,兩邊耳朵都塞進一個微型的接聽器,手拿著一個按鈕儀。技術人員向我指示,當聽到任何聲音或聲波時都按一下按鈕,聽不見就不要按,步驟十分簡單。 測試結果:我的右耳聽覺功能比左耳強,沒有建議我使用助聽器,但安排我去見耳鼻喉(ENT)專家,再由他決定。測試員向我介紹使用一種軟化劑去清理耳垢,牌子叫Audiologist’s Choice。我按指示去做,效果卻出人意料,我的聽覺功能失去一半以上,我立刻停止,經過半個多月才逐漸恢復正常。 輪到老伴接受測試,程序和我一樣,結果是:聽力出現衰退現象,建議她考慮使用助聽器。老伴說會考慮,但她心中有數,只是不便說出來,避免大家尷尬。 我按照建議昨天去見了專科醫生,他替我清理耳垢,手術進行順利。之後再來一次聽力測試,結果大同小異,但這次左耳比右耳強,雖然如此,仍建議我考慮使用助聽器,使我感覺有點莫名其妙。 其實,我的生活及社交活動沒有半點受到聽力不正常的困擾。除此之外,我喜歡彈奏古典吉他,調音時沒有感覺任何困難。令我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醫生會對我提出這樣的建議?專業操守或商業利益,何者更為重要? 由這件事使我回憶起十多前年發生的事:家庭醫生認為我出現脂肪肝問題,主張我見內科專家。經過幾次面診之後,他安排我接受CT掃描,殊不知我對顯影劑有強烈的敏感反應,產生嚴重後果,以後不能再進行同樣的測試。我的脂肪肝問題原來並非這般嚴重,是否多此一舉呢? 在加拿大生活了三十多年,我發覺這裡的醫療制度,有鼓勵病人濫用的傾向,因為診金由政府支付,小小毛病就去見醫生,很多藥品都受到政府支助。如果看醫生需要支付小額診金,或會減少濫用。我聽說有些獨居老人,當他們感到寂寞時就去見醫生。 從另一方面說,家庭醫生也會利用這個制度的方便,向病人推薦一些不一定需要的測試,避免診斷出錯。我嘗試過向我的內科專家提出建議,由我親自往醫院領取兩日前發出的測試報告,但他不接受,並重覆了同樣的測試。政府的開支就這樣被白白浪費了。 看醫生診金由政府支付已經實行多年,要將這制度改革,談何容易。病人及醫生的濫用行為,將會變本加厲。 2025/7/29 黃啟樟

Thursday, July 24, 2025

必須揭穿抹黑中國的謠言

在親戚圈內我發現很多人受到西方媒體的誤導,對中國政府產生負面的態度。最近在飯聚上,一個親戚對我說,前往中國大陸旅行,必須有手機受到檢查的心理準備。我說有這麼的一回事嗎?消息從哪裡來?他說有人試過。我年初由朋友陪同,從深圳進入大陸很多次,都是順利通關。我問坐在旁邊的外甥女,她也在最近去過大陸旅遊,有沒有遇到過這樣令人反感甚至恐懼的事情,她說沒有。 那個批評中國的親戚,已接近古稀之年,最近才退休。人生經驗不能說沒有,怎可能對這些未經證實的消息照單全收,而且不經思考就隨便傳出去。眾所週知,通過羅湖邊,每天進出大陸的香港人,數以萬計,他們對中國的國情最了解,任何對旅客有所限制的政策,縱使空穴來風,都會立即冷卻他們前往深圳購物及享受美食的興趣。羅湖口岸的旅客流量照常,有上有落,都是受到經濟情況的影響,而絕對不是受到政策變動的影響。 為了慎重起見,我向一個經常進出大陸的朋友查詢有關手機受檢的問題。他證實沒有這回事。 那個親戚似乎有意挑戰我「反西方」的立場。話題轉到伊朗和以色列的衝突。他說所有回教國家都不支持伊朗攻打以色列。他似乎忘記了也門胡塞,黎巴嫩的真主黨,巴勒斯坦的哈馬斯,還有俄羅斯,朝鮮及中國,或明或暗地在幕後支持伊朗。他半句沒提以色列在加沙的血腥行為。大概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 最令我憤怒的是,他指責中國政府在新疆推行「種族滅絕」政策。我說新疆維吾爾族人口比漢族人口增加快幾倍,何來種族滅絕?他說全世界的回教徒都注重「生育」,人口增加是自然不過的事。他說中國實行的是「文化滅絕」政策,加速「漢化」的速度。他大概不知道全球的回教國家,沒有一個站出來指責中國,只有那些英語國家才會追隨美國討伐中國。我再問他知道在新疆有多少回教寺嗎?他說所有回教寺都變得更像佛教寺和佛教廟。我問他去過新疆嗎?他說沒有,哪印象從何處來?他說:「the Vancouver Sun」有詳盡的報導。可見西方媒體的影響力是無孔不入,循著「反華」的路線推行「反華」的行動。 我們的立場受到我們的認知而變得截然不同,南轅北轍,永遠沒有接觸點。最後他以「agree to disagree」來打完場。完全缺乏追求真理的勇氣,對自己的言論不負責任。 2025/7/19 黃啟樟

寂寞是老人家難以解決的問題

今次到溫哥華探親,沒有入住任何酒店,得到八家姐的邀請,來到她的家作客,和她日夕相處了九天。下個月她就年滿八十九歲了,患有糖尿病,雖不算嚴重,但身體非常消瘦,而且行動緩慢,遲早就要依靠助步車才能走路。 丈夫在三十多年前去世之後,她一直和其中一個兒子在一起生活,兒子成家立室之後也沒有改變。兒子性格非常善良,萬事順從母親的主意而行,但兒媳和她就欠缺了這份和諧,相處久了就難免產生磨擦,但未至水火不相容。 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間,她不幸受到感染,病情嚴重。痊癒後,為了避免上落樓梯,她從主樓層搬到地庫去。那裡設有臥室,浴室及廚房,是個完整的獨立單元,兒子一家四口就留在主樓層。由於口味不同,用餐的時間也不同,她願意下廚為自己解決三餐。 她喜歡園藝,在前後院都培植了各種不同的花卉。春夏之間,群花盛開,是她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最大的滿足。她也培植一些菜蔬,自供自給,將吃不完的與鄰居及親友分享。照顧前後院的園地是她每天主要的活動,樂此不疲。在最近幾年,由於體力逐漸衰退,她將花園及菜地的面積縮小了。再過幾年可能要全面放棄這份興趣,日子將會過得愈發單調,因為沒有其他愛好來填補。 兒女都成長了,有自己的家庭及事業,沒有時間來陪伴她。對此她時常唉聲嘆氣,抱怨兒女對她不關心。每天都是愁容滿面及無原無故鬧情緒,兒女更加不願意與她接近,日子久了,加深誤會。 她一生省吃儉用,買東西要等到大減價才買。對於別人用過的東西,如果功能仍然存在,她就會持著人棄我取的態度欣然接受。她單獨出門的時候,從來都是以巴士或單軌電車代步,絕對不會花錢搭乘計程車。我對她說,這個習慣必須改變,因為安全為首要,一次失足跌倒,從此要坐輪椅就後悔莫及了。 教會的教友是她社交活動的主要對象,她很渴望他們打電話來約會她。這些教友都是比較年輕的,而且有車代步,和他們相聚,是她求之不得的節目。教會還有個有愛心的牧師,以前居住在附近,經常開車接送她到教會去。如今牧師退休了,也搬到別處去,見面的機會就少了。 這次和八家姐見面,她不時向我提起身後事,流露出時日無多的憂慮。原來在很多年前她就買下了「福地」,價錢以倍數上升。身邊也有足夠的儲蓄,準備週全,絕對不會花費兒女半分錢為她安葬。像她一樣的老人有很多,未雨綢繆。我對她說,這是人生必經之路,生前就要好好善待自己,錢財都是身外物,是永遠帶不走的。 法治時代的越南,局勢動盪,影響父親的生意,導致家道中落。從小失學,造成落後在起步線上,減低了競爭力。由父母安排,一早就出嫁,但很快就感覺婚姻並不如理想。越戰結束後,加入逃亡行列,歷盡艱辛才到達加拿大。從零開始,直到今天,重新過上安定的生活,本該知足,享受晚年的時光。但由於性格及這些不尋常的經歷,留下不少陰影,使她對一切人和事都以負面的態度來看待,什麼都不順眼,什麼都不如意,包括與自己子女的關係,每況愈下。 她最大的失敗是不懂得如何和子女溝通,建立良好的母子或母女關係。子女很想多點接近她,但又怕她忽然鬧起情緒來,大發牢騷,走避不及。她天生好勝,信心莫名奇妙地比人強,一直認為逃離越南是她一手策劃的。子女有今天的成就,也是由她悉心培育出來的結果。這些事實在不宜多說,大家都是心裡有數的。 丈夫過世後,一直都有兒子陪伴著她一起生活。當今之世,很多子女在成長之後就急不及待遠走高飛,早已成為風氣,也是社會接受的現實。對目前情況,她應該感到滿足,因為從來都沒有被子女拋棄過。他們為了事業每天奔波勞碌,下班後或遇上假期,都希望能夠盡情享受,忘了對母親噓寒問暖也是值得原諒的。知足常樂,希望她能夠領悟這個道理。 2025/7/20 黃啟樟

Friday, July 11, 2025

無可奈何的斷捨離

年輕的時候,家徒四壁,說搬家就搬家,㩗帶著一些衣服及實用的東西,就可輕鬆上路,不會擔心新居所沒有容下它們的空間。在經濟條件逐漸改善之後,我們開始添置各種不同的家居用品,旨在豐富生活的趣味。如果從實用的角度來看,身邊擁有的東西早已經足夠生活所需,實在沒有再浪費金錢的必要。 我們一直以為自己的購物行為是符合理性消費者的指標,其實是自欺欺人。我喜歡彈吉他,不過仍然停留在業餘水平,但竟然擁有一個演奏家要求質素的古典吉他及一個手工製的西班牙「弗拉明戈」吉他。除此之外,還擁有一個希臘「布祖基」八絃琴(Bouzouki)及一個葡萄牙吉他。我對音色接近西班牙吉他的絃樂器情有獨鍾,還曾經向名師學習「布祖基」的演奏技巧,但可惜半途而廢。 妻子去了一次法國巴黎,就愛上了繪畫及雕塑藝術。回家後跟隨名師學習,由零開始,勤於練習,日久有巧,更成為了她終生的愛好。由於受到她的影響,我也愛上了西洋畫,尤其是抽象風格的作品。除了收藏妻子的習作之外,我也開始搜集其他亞裔畫家的作品,並設法和他們接觸,了解他們作品背後的故事及創意,增加我對藏品的欣賞力。 抽象畫對我的吸引力愈來愈大,尤其那些令我一看傾心的佳作,只要負擔得起售價,我會毫不猶豫就決定將它們據為己有。經過三十多年的收藏,我的存貨可以足夠一次小型展覽會所需。這些藏品如影隨形和我一起從香港轉移到加拿大,成為我們新居牆壁上不可多得的裝飾品,使家居環境變得沒有那麼單調,而且每隔一段日子,我就會更換它們的位置,以增加新鮮感。 轉眼之間,差不多二十年就過去了。從一間面積較大的獨立屋搬到一棟共管大廈的單元,居住空間少了一半。不用說,必須重新調整居室的佈置,如何妥善安置藝術藏品立即成為急待解決的問題。除此之外,妻子失去了享受多年設在地庫的畫室及她一直苦心經營屋前及屋後的花園。繪畫工具及園藝工具,會因環境的更換而變成無用武之地。斷捨離的念頭開始出現在我們的腦海裡,但實行起來,絕對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光陰似箭,又一個十年過去了。由共管公寓再搬到一個租金受管制的大廈,居住空間再縮小一半。斷捨離成為必須付諸行動的選擇。我將部分畫作藏品交託三個不同的拍賣公司代我公開拍賣,將部分送給有興趣收藏的朋友。妻子也將她的作品送出。一年多以來,我們都在進行這項工作。每一次都是依依不捨地向這些曾經伴著我們一起生活的寶物告別,從此各處一方。別離從來都是最傷感的事,十分無奈! 妻子除了從事藝術創作之外,也喜歡廚藝,講究烹調的用具及餐桌的餐具,樣樣俱全。閒來下廚為喜歡嘗試新口味的朋友展示她的創意。如今居住空間縮小了,廚房只有基本設施,她已經失去往日的興致。多出來的廚具和餐具,與其投閒置散,不如送出去。只要有人願意接收,我們都會心安理得地完成斷捨離的決定。 2025/7/11 黃啟樟

Thursday, July 10, 2025

樹大招風

最近加拿大的天氣反常,漫長的冬天一直遲遲沒有過去,但突然間就熱起來,攝氏30度以上的氣溫,再加上濕度效應,令人感到猶如處身於「三溫暖」的密室裡,汗流浹背,喘不過氣! 熱極生風,這是自然界的現象,都是常見的事,沒有什麼稀奇可言。這個情景在前兩天日落之後就出現:先是烏雲密佈,雷電交加,繼而刮起強風,跟著大雨滂沱,整個大地如臨大敵,但沒有退路,只有望天打卦,命運從來都不是操縱在我們的手裡。 不一會兒,正在播放天氣預報的電視節目突然中斷,所有照明系統都失去原有的功能,互聯網的運作也一樣受到影響,電話再也撥不通,戶內和戶外一樣變得漆黑一片,感覺猶如生活在一個未開發的孤島上,孤立無援,很快就被遺棄。這個情景說明人類過分依賴現代化進程帶來的方便,早已失去生存的本能。當遇上天災,便坐以待斃! 電力供應中斷之後,無所事事,只有提早上床,反正什麼也改變不了。風聲雨聲,猶如催眠曲一樣,我很快就進入夢鄉,一直睡到天亮,太陽又重新出現了,再由它主宰這個世界。 與我相依為命的老伴,被風雨聲打亂了她的睡眠,一直都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她說在風雨交加之際,突然聽到一聲巨響,似乎有什麼巨物被強風吹倒,當時發出的聲音。 由於好奇心的驅使,我一早就走出戶外去探個究竟。老伴與生俱來的警覺性確實厲害,我果然發現大樓旁邊一棵巨大無比的百年老楊柳樹,有一半體積之大的樹椏被強風吹倒,橫卧在小坡上,幸好沒有什麼建築物受到破壞。巨柳仍然生存,但已經失去了半壁江山。 樹大招風,不由你不信。人富有了,會惹來嫉妒。所以財不可露眼,炫富是最愚蠢的行為。國家強大,也會引來敵意。與人為善的外交政策,可以防止這些不良後遺的產生,值得國家領導人慎重思考。 2025/9/10 黃啟樟

Wednesday, July 9, 2025

不停挑戰自己能力極限的姑娘

最近參加一個小組的飯聚,有一個坐著輪椅到來參加的姑娘,由一位坐在我身旁的老先生介紹我認識。她叫做夏記,一個富有陽剛氣的外號。她看起來很年輕,而且充滿活力,一直在臉上掛著笑容。夏記喜歡發言,使到整個飯聚的過程中沒有半點冷場,也成為了眾人的焦點。 從他們的交談中我知道這班人經常聚首。那位我認識的老先生是他們的老師,大家圍繞著他談起不少有趣的往事,一段連續一段,我雖然是局外人,但半點也不會覺得沉悶。如果以後還得到邀請,我一定不會錯過這樣的飯聚。 他們之中有一位對中國茶特別講究的女仕,她準備好高檔的品種和大家分享。茶葉是用一個精緻的小盒子盛著,她說這是夏記的作品,創意特別。夏記卻不以為然,說這只是她消閒之作,隨手弄出來,和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無法相比,更需要創意來解決。 原來夏記不是與生俱來就要坐輪椅的人。事發在很多年前的某一天,她和朋友騎著腳踏車四處遊,一個醉駕的大媽朝著他們的方向開著汽車高速撞過來,夏記首當其衝,被撞到四腳朝天,從此就需要依靠輪椅才可走路。 這個意外對很多人來說,一定是痛不欲生。但夏記卻感覺自己很幸運,那天她是騎著俗稱「小綿羊」的摩托車而不是腳踏車,頭有頭盔保護,雙手又有手套保護,否則後果更加不堪設想。用這種自我安慰的態度來看待意外事件,令夏記能夠冷靜地面對逆境,接受未來面臨的挑戰,使生活受到最輕微的影響。 在妥善處理日常生活的最基本需要之後,如炊煮,洗衣及其他家務,她開始學習駕駛汽車,並成功取得駕照。她說生活在幅員遼闊的加拿大,汽車是一項必需品,有車代步才不至失去「自由」。那天飯聚,她是自己開車前往的。 除了日常生活能夠自理之外,她有很多良好的愛好,攝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她對自然界情有獨鍾,為了攝取日出,日落及月亮的奇景,她選擇搭乘遊輪來達到這個目標。在茫茫大海之中,她覺得太陽特別顯得壯麗耀眼,月亮就顯得嬌柔可愛。為了捕捉這些珍貴的影像,她會三更半夜起來,獨自走到遊輪的甲板上,拿著攝影機,盡情發揮創意。也曾經試過在夜闌人靜時,走到遊輪的大廳裡,手執長鏡,拍下了「人去樓空」的情景。 她也喜歡唱歌,最近買了一個「智能」結他,自彈自唱,樂在其中。從多方面看來,似乎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倒她。對她來說,挑戰越大,帶來的滿足感就越高。對一些新奇事物產生興趣後,很快就下定決心去嘗試,而且坐言起行。例如學習潛水,難度極高,但她沒有半點畏懼,在導師的指導下,勤於練習,最後成為一個擁有潛水證書的潛水人員。閒來她也會走到郊外的湖區,享受水上單車的活動。 我一直和她保持聯繫,想進一步了解她,然後將她有勵志作用的經歷詳盡地寫出來,並公諸於世,讓一些因意外導致肢體失去功能的不幸者,及一些在人生旅途上遭遇到挫折的人,在看完她的故事之後,重拾信心,排除萬難,從逆境中走出來。 2025/7/9 黃啟樟

Friday, May 30, 2025

小商人叫苦連天

新置的吸麈機使用了一年多,沒有清理過吸進去及累積起來的灰塵與廢物。某天將它打開,打算拆除可以替換的吸塵袋,果然脹鼓鼓的一大袋,塞得滿滿。如果不將它除下,換上新的裝置,這個家電的功能可能會完全失去。 人老了記憶力衰退,怎麼也記不起後備的吸塵袋放在哪裡,走遍全屋可以用來儲物的地方也不見,更換的計劃因此半途而廢。除此之外,吸塵機打開之後再也沒有辦法關上,說明書又不知放在哪裡,唯有打電話向女兒求助,她建議我走去附近的家電經銷商試試,並告知地址。 我帶著吸塵機開車到經銷商那裡去,老闆是一個說話有中東口音的中年男人。他對我說,你這件東西是在Costco買的,那是過期的產品,為什麼不來我這裡買,我們的貨品都是最新的型號,價錢也差不多。我向他編了一個故事,說是女兒送的禮物,不知道她在哪裡買。 老闆不再說什麼,按照我的需要,從貨架取下一個四方紙箱,內有八個吸塵袋,售價三十五元,不連稅。他指示我如何安裝及解釋關好吸塵機的步驟。原來是這般的易如反掌,只是自己實在太笨之過。幾天之後,在找尋其他東西的時候,原封不動的吸麈袋,就突然出現在眼前,只怪自己缺乏耐性。 閒話就此打住,想表達一下我對經營這些小店戶老闆的同情。他們依賴提供良好的服務來維持生意,但很多都抵擋不住大型連鎖店傾銷的壓力,再加上近年愈來愈流行的網購,使到他們生存的空間愈來愈有限,一家連接一家,由於生意萎縮而倒閉。這種現象在偏僻的地方尤其顯著,蕭條的景象,矚目皆是。這是零售業結構性的革新,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依賴良好服務的顧客將永遠失去這種傳統的小商戶,有誰又能夠預測這樣的未來。 小商人除了遭遇上述商業轉型的打擊之外,又必須應付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上任後推行的關稅政策。不難預料,在不久的將來,很多中國及第三世界製造的產品將會斷絕供應或來貨減少。在存貨售罄之後,商店的貨架將會變得空空而也,生意停頓。首當其衝的是美國個別獨家經營的小商店,他們小本經營,資源有限,肯定走避不及而遭淘汰。大型的連鎖店雖然也將會蒙受其害,但他們資本雄厚,有足夠的財力來應付這道難關。等待特朗普知難而退,改弦易轍,商機再度出現時,大企業又可捲土重來。 小型零售店在將來不一定會完全消失,但肯定是愈來愈少。碩果僅存的一些,需要我們傾力支持。 2025/5/2 黃啟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