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4, 2025
共管式公寓大樓業主面對的問題
這些業主面對的問題主要是管理費每年都上升,而且幅度比通脹率高出很多。如果不幸擁有一些偷工減料的建築物,在建成後不過幾年就開始出現質量的問題,維修工程的支出比預期增加不少,由儲備金支付,但必須及時填補,以達到法定要求的水平。
大樓的經常開支,如水電、清潔、保安、管理人員的薪酬、保險費、園藝、停車場及小額維修,如果管理完善,增幅和通賬率應該很接近。問題是維修工程往往出人意表之外,常見的是停車場漏水、窗門漏風、外牆磚頭掉落、電梯部件更新、冷暖氣系統老化,其他公共設施的更新,如油漆或牆紙及地壇需要重新鋪設。這些建議一般都是由大樓管理員向公寓管理委員會提出,一經同意,就可進行。個別業主對這些建議縱使有意見,也沒有辦法阻止。
筆者曾經是某公寓大樓的業主之一。在出國旅遊回來之後,發現大樓正在進行一項龐大的維修工程,將所有門窗重新填縫( caulking)) 一次,支出超出百萬元以上。為此向大樓管理員及公寓管理委員會提出質疑,要求說明這項工程的急切性何在?一百零八個單位的門窗,到底有哪些單位出現問題? 他們沒有好好向筆者交代清楚,只說如果今天不進行維修,再過幾年,費用可能會更高。
這項工程花掉了不少儲備金。到現在為止仍未決定是否由業主一次過或者分開兩至三次填補。每月的經常費再加上儲備金按月的填補金額,使到大樓每月的管理費以雙位數字增加,引發怨聲載道,但於事無補。儲備金每隔三年就要重新調整一次,還有什麼巨額維修須要進行呢?誰也無法預測。
公寓大樓在建成及出售之後,多由發展商的附屬公司管理。在商言商,這些機構的介入,當然以牟利為主。那些維修公司的業務,也可能與他們有著利益上的聯繫,肥水不會流向別人田。公寓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只憑一股熱心擔任起這份義務工作,每每缺乏管理大樓的專業知識及經驗,由管理員牽著鼻子走,造成損害業主的漏洞百出,防不勝防。
幾年前在佛羅里達州的公寓大樓倒塌事故,經常被引用來支持結構性維修的重要性。那些缺乏專業知識的眾多業主,為了自身的安全起見,又怎會反對這些工程的進行呢?
面對這些問題的業主,多不勝數。這是結構性的問題,而且越來越嚴重,不容易解決。
2025/8/4 黃啟樟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