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 2025
大陸煙民哪裡去了?
中國在過去曾經入口大量煙草,以供應生產香煙之用。當年煙民佔總人口一個相當龐大的比率,在任何場合都會見到他們的蹤影,習以為常,當煙癮一起,就情不自禁,吞雲吐霧,旁若無人,自得其樂。
當年生活單調,沒有手機,吸煙是精神寄托之一。常見的是,工人在小息的時候,都喜歡吸食香煙來打發時間,一枝香煙燒完之後,剛好又要返回工作崗位的時候,不必看手錶也不會遲到;公共汽車司機開車到了終點之後,第一回事就是點起一枝香煙來享受,為他們的身體充電。香煙的功效,妙不可言。
其實吸煙的人並沒有社會階級的分別,人人都可以享受,大老闆,小職員,國家領導人,平民百姓,如果有吸煙的習慣,都可以隨時隨地去滿足自己的愛好。毛澤東,鄧小平,都是煙不離手的領導人,相信是煙商的最佳免費廣告,具有推廣的效果。
以前和陌生人打招呼,遞一枝香煙給對方作為見面禮,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應。問路時更加不能缺少這個環節,是有求於人的禮儀。曾經聽過有人因為求人目的不達,竟然將已經遞了出去的香煙收回。這大概是無中生有的笑話,譏諷一些性格比較現實的人。
遞煙給人必須留意的地方有很多,例如尊卑分明。下屬對著上司,晚輩對著長輩,窮光蛋對著有錢佬,老百姓對著大人物,如果想要巴結他們,討好他們,自動自發遞上一枝香煙是製造機會接近他們的方法之一,但手法要高明,不露痕跡,恰到好處,避免產生反效果。為他們點火的要求難度更高,必須當機立斷,分秒不差,留心觀察及累積經驗之後便知道如何才是運用得當。
由此聯想起日本人的社交禮儀。兩人相遇,彎腰作出九十度菊躬的那一個,不用說也知道他或她的身分必定是低人一等。日本的傳統習慣仍然保持至今天,但中國人的香煙文化似乎已經逐漸流失,只有一些二手車推銷員仍然精於此道。
閒話到此為止,言歸正傳。今次回鄉探親,由香港搭乘火車北上,在羅湖過境。第一個印象是,在車站的候車室或是車站的月台上,都沒有看見什麼人吸煙。到了目的地之後,親戚安排我們入住一家以前光顧過的飯店。我們習慣向接待員要求提供禁煙房給我們,但往往將房門一打開,就會感覺有人曾經違規在那裡吸過煙的痕跡。今次就沒有這種現象,真是一個可喜的轉變。
這幾天光顧過幾家不同級數的餐廳,似乎都沒有禁煙區的設立,但顧客們都非常自律,沒有違規的行為。親戚告訴我,違規會遭受嚴重的處罰,尤其在火車上,被發現之後,可能會失去搭乘火車的權利。政府執法很嚴,四處都有監視器,法網難逃。中國治安那麼好,原因在此。
2025/2/22 黃啟樟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