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9, 2013
昆明的一鱗半爪
在昆明小住期間,喜歡四處蹓躂,走進本地人生活的角落,呼吸一下那裡的空氣,看一看那裡的景物。在街頭巷尾徘徊,漫無目的,把耳聞目睹的都順手拈來,並寫進筆記簿裡。
其實很快便發覺這個城市新一代的女性,衣著趨時,行為開放;相對之下,那裡的男人便顯得守舊落伍,畏首畏尾,走在潮流之後。由於男女穿着口味不同,行為有別,引來不少好奇的眼光。這一道奇異的風景線,相信只昆明獨家擁有。
曾經到過本地的百貨公司瀏覽,發覺店內的陳列都以女性顧客所需為焦點。用以吸引她們的商品,五光十色,琳瑯滿目。相對來說,為男性設想的用品,寥寥無幾,乏善可陳。從另一方面觀察,家居的實用品也十分缺乏,選擇有限。我們為了兩條浴巾曾走遍三家規模頗大的百貨公司,能看得上眼的也只不過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貨色,而且物非所值。和女性商品市場同樣受到重視的便是嬰兒用品市場。眼前所見,這些東西種類繁多,林林總總,目不暇接,成為市場推廣重點之一。「一孩政策」推行多年後,獨生子女在家庭成員中的地位愈來愈變得重要。商人眼光獨到,能看準市場的需求,盡量滿足。
以往在中國大陸搭乘公共汽車時,很少看見年輕人在車上讓座給老人家、殘疾者和孕婦。如今他們的態度顯著改善了,這是有目共睹的事。來到中國,感到高興的不是看到了那些宏偉的建築和耀眼財富,而是國人行為素質的提升。當我目睹年輕乘客在公共汽車上的表現時,內心感到非常欣慰。衡量一個國家是否進步與文明,其國民的修養是個重要的指標。中國人的公德心素來薄弱,希望在昆明所見是個可喜的突破。
在公共汽車上司空見慣的另一景象是,年青愛侶喜歡相擁而坐,交頭接耳,情話綿綿,旁若無人;縱使車廂內空置的座位多着,他們亦視而不見。男女親熱之情何止在巴士上才見到,在其他公共場所內亦頻頻出現,而且十分公開,早已被人接受。一個長居於昆明的朋友說,這裡女權高漲,女人凡事據理力爭,不輕易妥協。男人反而比較內向,怕事,得過且過。近年離婚或分居的個案大增,公開討論是平常事,比起香港人的畏首畏尾,避而不談,國人對男女關係變得十分開通。
在繁忙時段,常見昆明市內交通一片混亂。行人和汽車都不按照交通標誌來使用道路,爭先恐後;汽車無故響號,震耳欲聾;斑馬線形同虛設,司機總以為自己享有優先權,罔顧行人的安全。交通警叔叔面對這些亂象,束手無策。幸好因為汽車在路上根本就開不動,所以交通意外事故還不算多。昆明近年發展迅速,財富滾滾而來。錢多了便想買汽車;以車代步是時尚,擁車也算是身份象徵,人人都樂意去做。汽車數量因而大增,速度之高成為全國之冠。昆明司機的駕駛經驗很淺,大部份不超出三年,使用公路的風險,可想而知。
經濟發展過速的後遺是貧富懸殊不斷在增加、擴大。昆明和其他大城市一樣正在面對這個難題,仍解決無方。它的街頭開始出現了一些老年和身體殘缺的乞丐,反映出這個現實的存在。可幸的是行乞者之中並沒有年輕人的蹤跡,不像西方之頹廢青年,聯群結隊佔據街頭向路人討錢。昆明的乞丐行動起來也比較自律,不會強人之難。
我曾離開昆明到西雙版納遊覧,在景洪市逗留了六天,期間看不見任何乞丐蹤影。看來小城市競爭不劇,容易找生活,無須拋頭露面向人求討。
黄啓樟 2008/3/14於昆明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