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於2008年初曾在中國雲南昆明小住數月,單憑個人觀察可推斷:商人如果頑固地以商場上「重女輕男」之傳統理念去推廣生意,必坐失良機。他們應親自走到零售市場看一看,就會找到箇中之道理。
昆明百貨公司內迎合女性的貨品包羅萬象,檔次分明,可滿足不同選擇。因此專門用來陳列女性商品的地方比男士部不知多出幾多倍,似乎一切都是專為女人而設的,忽略了男士市場。
昆明的大街小巷也都佈滿了女性用品店:大的小的、五光十色,耀眼奪目,而且成行成市;但專為男士服務的店鋪就顯得零星疏落,毫不起眼。這種情況在其他國家可能也會出現,不過仍在發展之中國零售市場則更顯突出。
「一孩政策」也給中國零售市場帶來無限的商機:專為嬰兒而設的商品,無論是實用的或非實用的,應有盡有。商人目光銳利,一眼就看透了父母之心,不辭勞苦為他們到處搜羅嬰兒所需的一切,盡量滿足各種不同的要求。可惜商人顧此失彼,男士們因此又再次受到冷落。
改革開放後,小康之家在中國的社會陸續出現而且逐漸增多,豪門闊戶亦開始冒尖。在生活基本需要得到滿足後,人們自然會轉向其他消費。花錢之渠道多得不可勝數,女士們受到商人之獨厚,而男士們則望塵莫及。這種現象在國內之零售市場最為突出,而且正在不斷擴大。
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以外,對品味和時尚的追求,加上其他炫耀性的消費,可帶來無限商機。男士市場猶如一個未開發之森林,有無限發展之潛質。聰明的商人相信最終會發現這個市場的真空而需要填補。
黃啓樟。2011/10/15 修改
2008/5/19 刊載於明報經濟副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