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3, 2011

喝咖啡的文化





移民加拿大之後我才學會了喝咖啡,而且逐漸上癮。每天必以咖啡一杯作為一日的開始,習以為常。在陽光明媚的日子,更喜歡和老伴到我家附近一個心儀的咖啡店去消磨午後的時光;叫了兩杯香濃的咖啡,找個有利的位置,一邊品嘗、一邊看書、一邊讀報、看看來往之途人和汽車;有時遇上一個健談的街坊,話匣子很快就會打開,天南地北,無所不談,整個下午溜走了也沒有察覺。

咖啡店是加拿大人生活的縮影。在那裡你能看見各種膚色不同的人共聚一堂,有的閑聊、有的埋頭伏案、有的純為喝杯好咖啡而來,各適其適。在這裡你也可感受到加拿大人生活的節拍,悠閒、緩慢、自在、逍遙。光顧咖啡店的好處就是花費少享受多!

多倫多到處都有咖啡店,迎合各種口味和年齡,而且豐儉由人。有些兼營小吃,有些以甜點吸引,各具特色,不盡相同;有些不停播放音樂娛賓,有些附設互聯網的線路,方便顧客上網。咖啡店是最適宜和朋友相約的地方,在那裡消磨多久也沒有人對你表示不滿,店員也絕不會下逐客令。其實你賴着不走時,間接幫了老闆一個大忙,因為熱鬧的咖啡店才會引來生意。說不定等你下次光顧時還會受到額外之優惠呢。

北美洲的居民多數來自歐洲大陸,喝咖啡的習慣也是從彼岸帶過來的。但經過時間的沖洗,這個習慣却起了很大的變化。歐洲人喜歡喝濃郁的咖啡,而北美洲人却鍾情於味道適中的咖啡。原因何在?沒有考究。

美國人到歐洲大陸旅遊時,不習慣喝味道太濃的咖啡。歐洲人為了迎合他們的口味,用沸水和咖啡混和以減低它的濃度,同時巧立名堂稱這個新飲品做Americano。美國人對這種別具創意的咖啡非常心儀,並把它推薦給自己的同胞,從此在北美洲大陸風行起來。

咖啡店是一項大生意,吸引了大量投資。其中Star Bucks、Tim Hortons、Second Cup、Timothy's……是一些較著名之品牌。有些獨立經營,有些附屬於大財團之旗下以連鎖店的方式營運。他們對品質和服務的水平要求很高;不同品牌代表不同的品味,吸引不同的顧客。各出奇謀,競爭劇烈,不宜小本經營。

中國人品茶,西方人喝咖啡,同是一種生活上的情趣。茶的種類和等級無數,咖啡也是如此。世界上最昂貴的咖啡原來不是來自巴西和牙買加的,而是出產於印尼的極品叫kopi luwat。咖啡豆被當地貌似黄鼠狼的動物吃了消化一半就排泄出來,把它清潔後再加工製造。這個過程將咖啡的苦味去掉香味保存。由於產量少,每英磅重的售價是六百美元,和中國的極品普洱茶不遑多讓。據說在咖啡店買一杯這樣的咖啡就得花上五十美元。雖然昂貴,也得找個機會試一試才不枉此生!

黄啓樟 2011/10/12



2011/10/21 星星生活周刊 第525期刊載

1 comment:

  1. David:
    Have you ever tried our Hawaiian “Kona Coffee.” It’s also world famous for its richness.
    Aloha, Joe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