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到不同的地方旅行,除欣賞風景之外,感受一下異國的風俗習慣也是一件賞心悅事。
我旅行的方式與眾不同,除了到比較陌生的地方之外,我和老伴都不喜歡參加旅行團,覺得這樣行動更自由,接觸面更廣闊,意想不到的收獲就會更多。
今年九月初我們和另一對夫婦結伴同到大巴哈馬島旅遊,一共逗留了七天。每天的活動都按著當天的天氣和心情而定,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我們搭乘度假村的免費穿梭巴士出去,如錯過了回程的班次,便改乘公共巴士返家。除了我們之外,在巴士站等車的乘客寥寥無幾,他們都顯得很休閒,和一些大城市的繁忙景象有天淵之別。一齊等車的人很容易便互相搭訕起來,繼而天南地北,喋喋不休。大巴哈馬島的人口只有五萬多,他們似乎隨處都可遇到相熟的人,一招手那熟人的車子便在面前停下來把他們接上車,然後一同離開。搭順風車在多倫多甚少見到,因為人們都是忙著趕路,豈能分身?
在大巴哈馬島上行走的公共巴士都設有固定路線,一律收費一元二十五分,司機負責收銀,對遊客也從不多取半分錢。某天我們到超級市場購物,之後每人都拿了一大包東西,搭乘巴士不便中途下車,要求司機把我們送回酒店。他毫不猶豫便答應了,只向每人多收七十五分錢。這些額外服務可由司機自行決定,只要不妨礙其他乘客便妥。在其他大城市,一切公共服務都有硬性規定,不容隨意變更。這樣看來,生活在規模較小的城鎮使人倍感方便。
在大巴哈馬島的遊客區,很少遇到一些如影隨形的小販向外來人推銷小禮品,遊客可輕鬆自由穿梭其間。看來島民生活穩定,不愁溫飽,所以對一些蠅頭小利不屑一顧。在這個小島上逗留了七天,我們似乎未見過任何乞丐的蹤影。貧富懸殊的現象縱使有,也不致於過分明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肯定比處身於極度不均的社會快樂。
大巴哈馬島上隨處都看見有一種樹,圓形的大葉,在九月和十月期間出花結果,它的果實很像葡萄,一串串地掛滿枝頭,當地人稱它為海葡萄,可摘來吃,又可製果漿,味道可口,也可釀酒,香醇醉人。這種植物沿著海岸線尤其多見,構成了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和南佛羅里達州一帶的自然景色。以前沒有留意它的存在,今次被它的花和果吸引了注意力。本地人並不因我們對海葡萄的無知而取笑,反而很耐心地介紹它的特點,滿足我們的好奇心。我想:只有大巴哈馬島的土壤才可培植出這種植物和人性。
黃啟樟 2013/10/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