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頭一天由香港的赤臘角機場前往檳城,飛機準時降落目的地。我持香港特區護照入境,受到的待遇與持加拿大護照沒有分別。
當步入機場時,感覺猶如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檳城機場的設施比赤臘角落後很多,穿過的臨時通道簡陋得實在不像樣,說明馬來人不很注重外觀。縱使把它改善一下,相信亦所費無幾。外來旅客對每一個國家印象的好與壞,多是在踏足該國的第一刻便形成,很不容易改變。
接機一早便安排好。一個年青人手持有我名字的標誌在入境的出口處等候,開了一輛汽車把人連同行李送我們到預先租好的公寓大廈去。當天剛好是週末,下著微雨,交通十分繁忙,行車緩慢。由於晚飯時間已過,饑腸轆轆,我提議在半路停下吃點東西再開車。司機同意,更按要求把我們送到一家十分地道的印度餐廳吃飯。我邀他同坐,卻被婉拒。時間多花了,但車費照舊。比起里斯本計程車司機的不老實和濫收費,馬來人的職業操守使人另眼相看。
檳城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曾受英國殖民統治,殖民的遺跡到處可見和感受到。英語的普及比香港強得多。不同族裔,不同階層都能說點英語。絕大多數上層社會的華人說英語好過華語;馬來文的書寫早已拉丁化,很多馬來語都是借用英語的。在馬來西亞境內開車一直都在按照英國的傳統,是靠左行的。由此看來,殖民統治帶來的影響,既深且遠,牢不可破。
當每年踏入十二月時,聖誕節的氣氛便到處瀰漫,在這個回教國家也不例外。走到購物商場裡,七彩繽紛的聖誕裝飾,一直在提示你佳節快臨,普天同慶的日子一瞬即逝,趕快買些應節的東西。除了點綴聖誕的飾物,聖誕歌曲到處飄揚。環球一體化的傾向,還有什麼比這更具體嗎?
聖誕節這個玩意徹頭徹尾是源於西方的文化,含有濃厚的宗教意味。我的思緒突然一轉,想起與回教對立的國家在依斯蘭傳統的重要慶典時,有沒有同樣地張燈結綵去慶祝呢?如果有的話,世界和平的願望將不難達到。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如能互相尊重,無論有多大的矛盾都可化解。
想不起上一回到檳城是哪一年了,相信最短也會超過十七、八年吧!這個地方改變了很多,新蓋的樓房多不勝數。沒有改變的是這裡的民風,依舊那麼純樸。的士司機待客忠誠有禮,按章收費;小販明碼實價,對遊客和本地人一視同仁,分毫不多拿;商店職員笑容可掬,使顧客購買慾大增。當走進一家男裝店時,本來是看看算了,卻被售貨員的誠懇打動,欲罷不能,買了兩條西褲才離開。
在檳城消費,和香港及中國大陸比較,感覺較便宜。這裡的通貨膨脹不算嚴重,相信是受惠於政府的保守政策。閉關自守,看來確實有其可取之處的。
檳城的華人在人口比率上曾經超過馬來人。當英國放棄殖民統治時,檳城有資格和有條件成為一個獨立國。它缺少的是一個具遠見,魄力,才幹,猶如新加坡的李光耀那樣的領導人,否則歷史會改寫。時過境遷,檳城將永遠是受馬來西亞管治的一個州。人口的比率亦起了變化,馬來人成為了這個地方的主流人群。
黃啟樟 2012/12/4 於檳城
2013/2/1 星星生活週刊 第592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