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9, 2012

得天獨厚的馬來亞人

      馬來西亞離開赤道不遠,是北半球的熱帶。這裡全年的溫度徘徊在攝氏25度至34度之間。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後都不感覺太熱,吹起點海風來就更感清涼宜人。每年的十二月,這裡便進入季候風的季節;每天午後幾乎都下點雨,有時大,有時細雨綿綿,但也不缺乏陽光,半陰半晴或陰晴不定的日子也數不盡。出門不能靠天氣預報,要靠你的運氣。從我過往在怡保的經驗來說,馬來亞的天氣只分兩種:下雨和不下雨;看見太陽就感覺熱,下了雨便熱氣全消,還會感到有點涼快。常說:一雨便成秋,半點不騙人。

     這樣的天氣,種什麼東西都會生長得茂茂盛盛,開花結果,季季豐收。除了農產豐富外,馬來半島漁產也豐富。我想:這樣豈非解決了吃的問題。生活在這塊得天獨厚的土地上的人,從上古到今天都無需營營役役為口奔馳,可優哉游哉地過日子;久而久之,自然會養成一種與世無爭的性格。這種性格可見於現代的馬來人,和受到感染的華人和印度人,形成了他們獨特的民族性。

     和馬來人對話,他們都是溫文爾雅的,從不疾言厲色。坐上計程車,司機都很有耐性地聽你說明目的地,車也開得慢慢的;按章收費,不討小賬。買榴槤時,小販任你左挑右選;選中了,分毫不多拿;選不中,亦微笑送客,希望下回做成生意。熟食檔的小老闆,都不厭其煩地助你點你想吃的東西,絕不像香港茶餐廳的侍應,當你對著餐牌猶豫不決時,他便立即捨你而去。

     馬來人除了說話慢條斯理之外,一舉手一投足也是從容不迫。形成這種習慣相信與天氣悠關。在大熱天時裡,不能急,一急便會汗流浹背,何苦呢?馬來人衣著十分保守,男女如是。袒胸露背的人很少出現在公眾場所,女人還習慣用頭巾裹頭,縱使在海灘戲水也穿得密密實實。這是他們的文化,一直受到宗教的保護。

     入鄉隨俗。在此度假,行為不可過分自我或標奇立異,否則會招來不屑的目光。還記得多年前,一群來自英國的女藝人在檳城的海灘作天體日光浴,很快便受到勸阻,不歡而散。

     黃啟樟 2012/12/5 於檳城
    
       2013/2/1 星星生活週刊 第592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