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5, 2012

奧匈邊境一小鎮




在維也納逗留期間,朋友驅車帶我們穿過奧匈邊境,到匈牙利那一邊一個名叫Sopron的小鎮作半天遊。

2002年秋季,我曾參加從維也納出發的巴士團到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Slovakia)和匈牙利旅遊。當年這三個國家脫離了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不久,仍舊一片衰敗落後的景象,人民正努力適應社會制度的轉變,新和舊青黄不接。外國遊客在過境時仍須接受嚴格的檢查,不如今天那麼自由和方便。如非經濟發展有明顯的差異,過了境亦不知已是奧匈兩個不同國家。

當年我在前往匈牙利首都途中買了一件瓷器,售貨員說可退稅,但手續繁複。返抵加拿大之後,照着文件的指示申請退稅,結果音訊杳然。我曾為此向駐多倫多的匈牙利使館投訴,他們支吾以對,最後亦不了了之。

另一記憶猶新的經歷是: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搭乘出租汽車到音樂廳去觀賞表演時司機濫取車資,到達劇院後在衣帽間又受到女服務員之無禮對待。這些事情使我對匈牙利留下很壞的印象。

今次再踏足匈牙利國境,餘悸猶存。Sopron是個小鎮,雖遠離首都布達佩斯,但接近維也納和經歷了多年西方文明的薰陶。縱使如此,這個地方看來仍然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的同類城鎮。它的街道橫七豎八,缺乏整體性之城建計劃;建築物破舊不全,是經年失修的結果。來往的車輛和行人疏疏落落,呈現經濟活動不足之景象。

我走進一家畫廊,店內空無一人,只留下一名老漢子看守。我走到一家咖啡屋光顧時,感覺生意倒還有些。當我站着排隊等候時,看見櫃臺後面有六名女服務員當值,其中只有兩個在工作,其餘四人閑着聊天。眼前所見使我回憶起大陸改革開放前十分相似之情景,當年中國推行共產制度,人民一窮二白,工作態度也如此消怠。

今天中國推行市場經濟,民生改進了,何日匈牙利可望追得上呢?

黄啓樟 2012/6/10 於Zuchwil 


2012/7/5 加拿大商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