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節剛過,父親節又接踵而至。連日來對着電視、收音機、報章、雜誌……排山倒海的商業廣告,心煩意亂。商人為了擴大生意而促銷,無孔不入,利用一切渠道來為他的利益服務,使節日的商業化程度顯得過猶不及!
那天如要上館子吃飯,非排隊輪候不可;最掃興的是在耐心等來的却是統一規格粗製濫造的節日套餐。帶父親上館子為何一定要選擇那一天呢?除非你不在乎枉花那冤枉錢!
對父親表達愛心的方法其實有很多:和他聊聊天、下盤棋、看場球賽或電影、騎單車、散散步……都是一些賞心悅事。如果你早已遷離了家,不忘時時回來看看他,保障老懷歡暢。如因事務纒身不便親臨,掛個電話或傳封電郵送上親切的問候,也算盡到一點心意。如老人家不能開車或不便於行,當他要看病和購物時,能否充當他的司機?在冰天雪地的加拿大,老人家外出每每感到困難重重,而且意外頻生。為子女的對此不可掉以輕心。
其實要替老爸效勞又何止於只做他的司機:剪剪雜草、鏟鏟積雪、換個燈泡、解決電腦固障、清除雜物……對你來說可能是微不足道和輕而易舉之事,而對他却有力不從心的沉重。人老了對物質要求愈來愈淡薄,需要的是關愛。一句温馨的話便可令他心醉,飄飄然地樂在其中!
孝敬父親屬於個人行為,無須在鬧市中集體進行。在那一天不約而同地去擠餐館擁商店,大灑金錢,絕對比不上親自下厨為他送上一份美味的早餐,或在傍晚時分邀他圍爐燒烤,各顯身手,如此種種既省錢又實惠的做法更能凸現親情,何樂而不為?
都市人生活繁忙,商人看準了這一點,竭盡全力鼓吹以物資代表愛心。覆天蓋地的廣告不斷提醒你父親節之將至,藉機大賺一筆。我不反對這個特別節日之存在,但子女們萬萬不能在父親節過後就把老父忘得一乾二淨!
黃啟樟 2011/6/18
黃uncle,
ReplyDelete多谢您的分享。当爸爸不在的时候,才感到遗憾。多么希望还可以再和他一起去公园走走,听他说道理。很怀念他一边跳舞,一边唱着Tom Jones 的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他一回家时听到在楼下停车场咳嗽的声音。我有很多天想念爸爸,向天问为什么要让我这么早失去他,怪自己不成熟,太迟领悟到自己应该做的,说的,如何对待重要的。太多的遗憾。。。可在我心慕中爸爸永远是不可取代。
思
大衛兄
ReplyDelete作為兄的忠誠讀者, 老山對兄的文章有兩點意見.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認為盡孝, 子女要做到三方面 - 色難, 服勞, 和給父母飲食. 有錢的子女給父母飲食, 是極容易辦到的事情. 沒有較多錢的子女, 能自己節儉省下錢來給父母飲食, 猶為難得. 替父母服勞的孝意, 又在給父母飲食之上, 因為服勞是不能用金錢代替, 要親力親為. 有諸內, 形於外, 父母心內有不快的事情, 一定臉有憂戚. 子女能鑑貌辨色, 自動去解決父母心內的煩擾, 是孝之最高表現. 因為了解父母的心並非易事, 要自子女幼年與父母互相親愛, 才可以達到心連心的微妙境界. 所以[色難]. 兄在文內, 對以上三點都說得淋漓盡致, 非常之好了.
廣告是營商不可少的手法. 每日在媒體中, 都有花樣百出, 使人目不暇給的廣告, 猶其是在節日, 例如中西新年, 聖誕節, 復活節, 情人節, 端午節, 中秋節, 元宵節....等等. 因此似無須要單單指責在父親節出現的商業廣告. 藉父親節來說孝道是很適當. 但多了篇幅來寫刊商業登廣告的不是, 雖然不致把主題覆蓋, 也在程度上反把主題削弱了. 兄若是營商的, 不是一樣會趁機大賣廣告嗎?
老山
啟璋我兄:
ReplyDelete拜讀閣下父親節文章, 讀過後我真唔知點講.
如果你係商人, 當然希望在父親節帶來商機, 趁機賺取. 那是理所當然的.
孝順並無譜呎. 記得一對對聯:
百行孝為先, 論心不論事, 論事天下無孝子.
萬惡淫為首, 論事不論心, 論心天下無完人.
今趟加拿大一聚, 好榮幸的認識同見到閣下, 神交以久, 匆匆一敘, 有幸何頤.
黃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