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6, 2011

在美國看病



多年前到美國加州盛產葡萄酒的納帕(Napa)探望朋友時突然身體感到不適。病發之日剛巧踫上週末,當天所有私家醫生都關門休息,只能到當地一家醫院的急症室求助。

接待處的職員問我有沒有購買醫藥保險,我支吾其詞地說沒有。他說院方規定病人要先付按金600美元,其後多退少補,我只能把隨身携帶的信用卡交給了他。

當值的醫生作了例行檢查後,抽血化驗查究病源以對症下藥。化驗報告很快就送上來,表示我嚴重缺水,對此我摸不著頭緒:因為整個晚上我曾不停地喝水,希望藉此降低稍微超過正常的體温,身體怎會缺水呢?醫生懷疑我喝的是不含礦物質之蒸餾水,多喝會把體內之鈉(sodium)和鉀(potassium)從尿液中排出,這樣就會產生缺水現象。他說不必服藥,即時向餐廳叫了一客牛肉湯給我喝;囑我回去後再喝一碗日式的豆醬湯和吃些香蕉便可。原來不適當地大量喝水會引至身體缺水,這些衛生常識以前全不知道。

離開醫院時職員說會盡快把賬單寄給我。回到多倫多後果然一張又一張的寄來,預付的按金並不足够買單。600大元吃一碗牛肉湯怎麼算都屬於奢侈的消費!美國醫療費用之昂貴,大大超出我之想像。如果當天我如實說出曾購買過醫療保險,那家醫院或會更加肆無忌憚地向我索取。

當我通知加拿大的保險公司時才知道自己並未按章辦事:原來合約指明看醫生前要與保險公司聯絡,得到他們的同意方可,如果病情嚴重會另作安排。由於我是個長期客户,所犯的也屬於無心之過,保險公司對我十分通融,大方地接受我的索償並全數賠足。對於喜愛出國旅遊的人,這個經驗十分重要。

今年五月下旬曾到紐約参加朋友嫁女的婚禮,逗留期間患上了感冒。雖然日常的活動受到影響,但對於應否去看醫生却猶疑不決,直至要出席宴會的那一天才決心去看。哪知當天又適逢週末,所有醫生都休假,只能去找醫院的急症部和一些24小時營業的私家醫務所。對前者的收費我心有餘悸,不願再自投羅網,唯有試一試後者。接待處的職員又來「有沒有購買醫藥保險」的那一套,我直接了當地說無。他於是告我僅登記費用就要125元!我猶疑了一陣子就婉拒了。一般來說感冒是無藥可治的。多點休息或吃一些止痛丸來緩和症狀,過幾天就好了。何必付那冤枉錢?

這回我先撥了一個長途電話給保險公司,一切按章辦理。他們同意我看醫生,不過提醒我要小心考慮一些較為昂貴之測試:如磁力共振素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和其他核射線檢查(Nuclear Imaging)。接受之前必須要再與他們聯絡,以確定是否有此必要。

美國醫療業亂收費大概是街知巷聞之事,問津者不可掉以輕心。

黄啟樟 2011/6/15
www.davidkcwong.blogspot.com

2011/7/7 加拿大商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