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歡看的文章雖然也具有一定的刊登價值,例如可給予讀者消閒解悶,增加談話的資料。這些文章往往跟隨著潮流的去向,向通俗的品味和扭曲的價值觀看齊,甚至為之推波助瀾。除此之外,不見得還有其他崇高的意義。
在另一方面,某專欄作家曾為了炫耀財富與才華,從不放過任何機會把她個人的生活細節,事業成就,毫不保留地公諸於世。對這些純屬個人的資料,除了有自戀傾向和患上了嚴重的偷窺慾的人會感興趣之外,一般讀者是不屑一顧的。登出來,恐怕亦只會浪費報章的版本和讀者寶貴的時間。話雖如此說,這個專欄人卻擁有數個報章的地盤,由於她的知名度,持久不衰。
作為一個專欄作家,寫任何東西都應該有個顯明的目標,並須設下底線:說實話,不誤導,不惑眾;有話直說,憑良知,不譁眾取寵,不擔心忠言逆耳。作者應該對自己的每一篇文章負責,寫出來的作品縱使未能做到文以載道,也不可危害社會,讀者錯過了也感覺毫無損失。如果不能達到這一要求,實在不應動筆。
朋友說我對專欄人的要求過高了。他們靠著一枝筆桿,每天去寫點東西,所幹的無非也是一份職業,賴以維生。讀者只需花少許金錢便可買到一份厚厚的刊物。他們對這些傳媒質素的要求也不高,能從它們報導中獲悉外邊世界發生的事,享受一下副刊中各式各樣的雜文便心滿意足。過分詳盡和嚴肅的內容反而會嚇倒一些讀者,使他們望而生畏。
報章是一項巨大的投資,銷量高低是它成敗的指標。副刊是很多報刊推銷的主要賣點,專欄人的知名度往往比他們的文字素養更為重要。隨便打開一些流通的中文報章一看,眾多影視界和政壇紅人,有過去的,也有當下的,頻頻亮相其中,成為一度奪目的風景線。他們隨意發表一些文章,讀者都急不及待,先睹為快!不容置疑,其中不乏一些有意義的好作品,值得一讀再讀,可惜,濫竽充數的劣品往往多得不可勝數。
專欄人有為了生計而筆耕,也有為了揚名而費神。不論動機何屬,他們都必須創出一些報刊認為符合讀者口味的作品,否則難被採納。市場因素的考量成為專欄人寫作的指標,半步也不可跨越的城池。這些限制的確為難了不少出售文字的寫作人,未能暢所欲言。
識時務者會跟隨報刊的立場而發言,堅持己見的作家便只得知難而退。市場的力量,巨大無比!
黃啟樟 2014/4/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