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3, 2013
昆明農貿市場的賣鴨人家
在2008年初曾在昆明的朋友家作客數月。有空時很喜歡到附近的農貿市場走走,買點東西回來,由妻子下廚烹調。
伍家村金殿農貿市場是我們常去的地方。它規模雖小,但貨品齊備,而且價廉物美。市場內有各類不同的攤販可供選擇:如菜蔬、瓜果、醬菜、米、麥,麵條、調味品、鮮蛋、牛肉、豬肉,活魚和各類家禽……幾乎什麼東西都有。太陽未出來小販們已忙於幹活,直到日落為止。
昆明有很多這類小型市場,不但方便附近的居民購物,也提供小商人謀生之場地。顧客和小販朝夕相見,關係密切,情如朋友。在西方社會,大規模之超級市場和連鎖店逐漸把小商人擠出市場之外,改變了往日的購物方式和人際關係。走進這些超市除了購物之外,別無所得。顧客和老闆從未謀面,一切以質量和價錢作準,各取所需。久而久之,對這種交易方式變得麻木,也再別無所求。
來到昆明,有機會到農貿市場購物,與小販們直接交談,感覺十分親切。我對農產品一向好奇,挑這挑那。他們對此毫不介意,有時還幫上一手。當決定了所需數量之後,他們便按照定價取銀,童叟無欺。想不到,上市場竟成為了一件賞心悅事。
在眾多小販中我和老張最熟識。他和妻子合做生意很多年,一向夫唱婦隨。市場內只有這一家販賣家禽。雖然獨市經營,但絕不取巧。我每次來光顧,他們即時把雞或鴨宰殺、除毛,清洗妥當。老張除鴨毛的過程最令我難忘:他首先用火把黑色的松香油(樹脂)煮到沸騰,然後把整隻鴨浸入熱騰騰的松香液裡,直至它披上一層黑色的外皮,再用冰凍的冷水去浸透。附在松香油下的羽毛冷却後會隨着松香一起脫落。
和老張成為朋友後,他告訴我每天清早四時他就須往批發市場取貨,然後開始營業,直至日落。週而復始,不經不覺已經超過二十年。來到伍家村才一年多,算是立穩了腳。小攤檔的年租是一萬元,是個沉重的負擔。為了兩個孩子的前途和一家人的幸福,他願意堅持下去。
黄啓樟 2008/3/16 於昆明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