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巴(Aruba)是荷蘭王國(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一成員,在1986年脫離宗主國而成為一個自治的獨立體;面積只有180平方公里,是香港島的2.2倍,人口十萬左右,在南美洲委內瑞拉(Venezuela)的北面,相距只有25公里。
獨立前阿魯巴的經濟主要依賴煉油業,美國石化公司在這裡投入巨資。由於盈利下降和設備老化,美國人把資產出讓,煉油業從此一落千丈。為求生存阿魯巴大力拓展旅遊業,成績斐然。
阿魯巴面積雖小却得天獨厚:它地處大西洋颶風吹襲範圍之外、陽光充沛、雨量少和擁有優美的海岸線,是發展旅遊業有利的因素;政治穩定、治安良好、民風淳樸,是另一吸引遊客的條件。由首府奧拉湼斯塔德(Oranjestad)開始,沿着西南的海岸線全部闢作旅遊區,建造了各種類高級的酒店和度假村,美輪美奐,迎合高消費者的口味。阿魯巴旅遊業獨樹一幟,不似墨西哥和古巴同業只懂以低價吸引和惡性競爭,經營得有聲有色。
由於雨量少,阿魯巴猶如沙漠地帶,四周長滿了仙人掌和葉形似龍舌蘭的植物(aloe vera)。置身其間以為到了美國阿里桑那州.不過它的景致猶勝於阿州:四面環海,晴空萬里,一片人間靜土,不受任何污染!這個島國地勢平坦,只見小丘沒有高山,土壤貧瘠,不宜種植。罕見的divi-divi樹在這裡却長得十分荗盛.濃密的葉子猶如一把太陽傘,隨風擺動,像一群青春少女在舞首弄姿!
遠在1499年,首先發現阿魯巴的是西班牙人。他們覺得這個小島缺乏經濟價值而放棄,當地土人却因此而逃避了被屠殺之厄運。西班牙人不顧而去,荷蘭人却甘於人棄我取,在1636年把阿魯巴據為己有。在拿破崙戰争(Napoleonic Wars)時期,英國人曾短暫佔領過這個地方。1816年荷蘭人重掌政權,直至阿魯巴獨立。比較加勒比海其他島國,它過去數百年的歴史缺少了那份血腥味!
由於歴史背景和地緣關係,阿魯巴居民除了精通自己的語言(Papiamento)之外,還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荷蘭文和西班牙文。學校硬性規定把這些外語列入課程之內,從少訓練才可創出今天有目共睹之佳績。阿魯巴人對遊客十分熱情,不時自動和外來人搭訕,一見如故。某天搭乘公共汽車往西南方向的旅遊區瀏覽時,鄰坐的一位大媽不停殷勤向我介紹各個景點,極盡地主之誼;在一家中餐館吃晚飯時又認識了一對老夫婦,男的在酒店當查賬員,女的任職於荷文報社。互道姓名來歴後,還約好於兩天後一齊到附近的酒巴欣賞吉他演奏。他倆已經一把年紀,但仍充滿活力。音樂一起,就翩翩起舞,自得其樂。
我們的度假村位於阿魯巴首府奧拉湼斯塔德(Oranjestad)的中心地段。遊輪碼頭和公共汽車站都設在附近,相距不到20分鐘的路程;食肆、銀行和小商店都集中在一起,步行可到。橫過馬路時從不怕被汽車撞倒,路人和汽車互讓形成了習慣。這種風氣只有在這偏遠的地方仍舊保留着。天黑後又可放心四處走,不怕有人隨尾跟,令你疑神疑鬼以至提心吊膽。小城風光的可愛處就是在這一點!
由於阿魯巴的地理環境不宜種植,製造業亦不發達,很多食物和家居用品都需要依賴入口,故物價頗高。阿魯巴四面環海,漁產豐富,捕魚業是旅遊業以外較重要的經濟活動。百份77的就業人口受僱於服務業,人均達到21,800美元,生活水平頗高。居住在這裡的人都很滿足於現狀,不似墨西哥人和古巴人以逃亡美國為人生唯一目的,和海地(Haiti)人民面對天災人禍之困境更不可同日而語。
在阿魯巴逗留了七天,發現很多華人在這裡定居和做生意。所有超市不論規模大小都由他們包辦經營,形成了壟斷的局面。小型的待客殷勤,禮貌周全;大型的貨品齊備,價廉物美,模仿北美洲大型連鎖店把陳列室與倉庫合二為一之營運方式。華人從商既眼光獨到又富創意,克勤克儉;不少人由零開始,白手興家。相信超市只不過是個踏腳石,將來一定會進軍其他行業。聽說大溪地(Tahiti)華人在經濟領域內異常活躍,舉足輕重。在可預見的未來,阿魯巴華人將可與南太平洋彼邦的同胞看齊。
在多倫多難有機會吃到美味的海鮮,來到漁產豐富的阿魯巴當然食指大動。分時(Time-share)形式的酒店房間內具備厨房、厨具和餐具,何不物盡其用?老伴是個厨藝高手,她一早就打算從市場買些海鮮回來烹調,殊不知走遍全島仍看不見魚市場的蹤影,只有放棄計劃。原來漁夫為了避免中間剝削而把漁獲直接賣給餐廳,食客要光顧這些食肆才可滿足口福之慾。
驅車四處遊蕩是我慣常的旅遊項目之一,來到阿魯巴當然躍躍欲試。連日暴雨(打破了11年之紀錄)之後,天氣開始放晴,是機不可失。清早起來就到酒店服務台租用了一輛小房車,繞着海岸線的一條主幹公路往東南走,穿過機場後看見密密麻麻的民居.不少屋前停放了私家車,相信是小康家庭之住宅區。路上很少機動車和單車,不似越南和30年前的中國。繼續走很快就到達聖尼古拉斯(San Nicolas)---阿魯巴第二大城。在煉油業發達的年代,這個地方曾經盛極一時,它的光芒却隨着煉油業衰落而逐漸消失。離開聖尼古拉斯之後都是一些崎嶇不平的羊腸小徑,吉普車和越野機動車就可大派用場。我惟有緊握小汽車的方向盤,小心翼翼地前進,一直走至盡頭。如非親臨杳無人煙的天涯海角,是無法欣賞到阿魯巴的天然美景。所以冒險也是值得的!
阿魯巴人駕車很有耐性,從不超速,使不諳地理環境的我也感到安全。環島暢遊一天是輕而易舉之事!
黄啓樟 2011/1/3
http://www.davidkcwong.blogspot.com/
(Published by New Star Times on 2011/1/21 issue # 486 星星生活週刊)
Hi David,
ReplyDeleteYour article has aroused my interest of paying a visit to this relatively unknown island where, I believe, very few of my friends have been there. You should tell us more about this tourist attraction when we meet again this week, preferably with some of the pictures. For your information, the Chinese name for the plant "aloe vera" you mentioned in your article is 蘆薈。Hope that it will be less cold and more sunshine on Wednesday.
Simon
Dear David,
ReplyDeleteI enjoy reading very much the details expression of “ the Paradise of Aruba”. Thank you.
With warmest regards,
Fe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