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的責任是維持治安的,但走上街頭示威的群眾卻希望七一那天警察叔叔都放假,賦閒在家,可讓他們大搖大擺,如參加嘉年華會一樣,毫無約束,歡呼狂叫。事前示威者保證遊行不會出事,但警察對此仍放心不下,恐怕示威群眾會亂成一片,擾亂社會的秩序。
群眾行動往往會失控,警察當然不能冒這個險,所以在當天如常執法,以確保社會安寧。警察雖然盡於職守,但示威者不以為然,猛烈批評執法人員用力過重。經此一役,素來良好的警民關係被嚴重破壞,實在可惜!
在香港東北區開闢新市鎮的計劃是為解決居住問題而推出,那裡的原居民受到影響是在所難免的,一些承建商從中獲利也是預料中事。當務之急是如何使受害者得到公平和合理的賠償,而不是節外生枝地阻礙這個計劃的進行,嚴重影響住房供應的平衡,使「無殼蝸牛」購房平添困難。至於如何規限商人的利潤,政府可從長計議,作出合理的分配。縱使有官員因受到賄賂而暗中輸送利益,廉政公署也可進行調查,把貪官和奸商繩之於法。
反對這頂計劃的人只會把負面的影響無限誇大,忽視它所能帶來的正面效益。這種單向思維只會增加社會矛盾的深化,對解決爭端毫無裨益。港人曾經是理性的一群,善辨是非,為何今天突然改變了態度?
最近主張「佔中」與「反佔中」的爭議觸動了整個香港社會的脈搏,港人暫時把「自由行」對日常生活的衝擊丟開,「驅蝗」行動也宣告鳴金收兵。但無論事態如何發展,港人對陸客的反感不會隨著時間而退減。
試問港人在驅蝗行動之前可曾把自己和陸客易地而處,感受一下被逐的滋味?港人要賺取陸客的金錢卻沒有做好接待他們的準備,到處為難甚至公開侮辱,使他們無地自容。用這麼惡劣的態度對待陸客,港人還能自誇文明厚道嗎?
反對陸客來港的人多是基於自私的理由,沒有深入考慮大眾的利益,忽視陸客減少將會造成對香港零售業的衝擊。顯而易見這是損人利己的行為,難以受到整體市民的認同。雖然如此,反對者仍理直氣壯,大聲疾呼,堅持陸客滾回去。
港人對普選特首持有相反的立場:激進的一派堅持特首侯選人必須由公民投票決定,不受任何政治篩選,還要一步到位,不理會基本法的規定;保守的一派同意按照基本法的指引定下普選方案,循序漸進朝著民主的理想緩緩向前走。兩派的主張南轅北轍,水火不容,爭端開始白熱化,把社會的和諧打破。
激進派發起「佔中」抗爭行動,以不惜犧牲香港的安定繁榮作為代價;保守派對此堅決反對,組織「反佔中」的隊伍進行反擊,誓死保衛香港社會的安寧不受到滋事份子的破壞。香港從此多事是必然的發展,能不令人擔心嗎?
2014/7/16 黃啟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