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7, 2013
給三哥的信
親愛的三哥:
聞說最近你和兒子,女兒及孫女曾結伴同遊紐西蘭的南島,相信收獲一定很豐富,可否傳送一些在旅途上的照片給我一開眼界?
很多年前我也曾由香港前往南島的克賴斯特彻奇(Christchurch),向當地的製衣廠推銷領襯布,來去匆匆,還未看清楚克城的樣子便離開,但至今難忘的是在返回酒店的那一晚,當開啓電視機時,英國皇室正在隆重舉行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公主的婚禮,全程由電視現場直播。倫敦和紐西蘭兩地有12個小時的時差,英京的正午剛好是克城的子夜。我看了一會便進入夢鄉,當地人却整夜不眠地守候在電視機旁,直至曲終人散。
紐西蘭處處彌漫著濃厚的英國文化,克賴斯特彻奇市尤其顯著,相信至今仍改變不了很多。這個國家的另一特色是羊多過人,羊毛產品是該國主要出口商品之一。紐西蘭是我公司的一個小市場,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除了代理商之外,在那裡我再沒有其他熟人,想不到後來一個小學老師移民來此,之後姪兒智生又移居奧克蘭(Auckland),兩年前你又加入了這個陣營。紐西蘭風景優美,民風淳樸,是個世外桃源。你挑選到那裡養老,十分明智。
自從越戰結束後,我們兄弟姐妹各散東西,五湖四海為家,每隔十載或更久一些才來一個大團聚,互訴離愁別緒。我們都超越古稀之年,來日苦短,能多見便多見。你去年到過北美洲探親,給我們帶來很多歡樂,至今難忘。
三代或多代同堂本是中國傳統家庭的組合形式,如今愈來愈少見。當子女成長後,紛紛離巢,追尋他們的理想,平時難得一見,能結伴同遊實在令人興奮。退休後,我最喜歡的便是到女兒家作客,和兩個小孫共同生活。從他們牙牙學語開始,我一直是他們的近身保姆,成了忘年之交。時光飛逝,轉眼間兩個寶貝兒已變成了兩個青少年,我們的親蜜關係與時俱進。
6月29日至7月6日,兒子和女兒安排好了八人同遊墨西哥灣的一個度假區,說是追補慶祝我的七十歲生日。我平生最喜歡遊山玩水,所以欣然接受。這一回,兒子和媳婦、女兒一家四口,再加上我兩佬剛好結集成八人,將浩浩蕩蕩地出發。因為這是頭一回的嘗試,還有個多月才起程,我已急不及待。
前一陣子曾和二哥通電話,知道他夫婦亦正在整裝待發,在六月中由温哥華前往加利福尼亞的聖巴巴拉(Santa Babara)參加孫女的大學畢業典禮,之後和姻親及幼子國強一家留下來。國強在聖巴巴拉市附近擁有一間度假屋,設備完善,勝過住酒店。談起這件事,二哥眉飛色舞。
我們這一代人多是赤手空拳掙扎過來,或孑然一身來到這個異族之邦的,任何點丁的成就都足可告慰。尤當我們目睹兒孫成才,一代勝過一代,喜悅之情,不言而喻。
七弟敬上 2013/5/25日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