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5, 2012
不理性的反對
由於新民主黨和綠黨連聲反對,一浪高於一浪,聯邦政府對中海油收購尼克森能源公司(Nexen Inc.)的一項商業行動,又再推遲到十二月十日才決定是否批准。由此看來,決策當局似乎變得愈來愈舉棋不定,結果將面對更多顧此失彼之困境。
試問反對黨有沒有考慮到中方對收購失敗會作出如何之反應?不難估計,中方會感到加拿大既然不歡迎我來你那裡投資做生意,為何我不把資金和精力轉移到其他地區去?如果估計不幸成為事實時,過往加拿大政府到中國去所做之一切宣傳和努力,吸引該國的商人來投資,豈不是變得前功盡廢呢?不但如此,將來如試圖再到中國去做生意時,將會困難重重。加拿大凡事不可只根據主觀之願望而為,也需考慮對方的要求和客觀之環境而行。知己知彼,事半功倍。
根據一個來往中加兩國頻繁的生意朋友的估計:如果中海油收購行動告吹,中加經貿的前景將不可樂觀。他半開玩笑和半認真地對我說:往後帶加拿大工商團往訪中國時,花在遊覽長城和故宮的時間肯定會比談生意的多出幾倍,因為中國人不再認為加拿大人具備和他們做生意的誠意,不談也罷,何必多此一舉呢!
假設中資不再來,除非有其他外資去補充,最終蒙受損失的當然是加拿大本身的利益:出口萎縮,稅收減少,赤字高居不下,就業機會得而復失。試問反對黨對此可曾考慮過嗎?他們心中又有何良策對付呢?
在民主制度下反對黨的功能是:監視政府的運作,使執政黨履行對人民的承諾,而非對每一政策和決策都要提出反對。可惜,加拿大的反對黨便經常患上了這個毛病,還變本加厲。他們一向為反對而反對,甚少作出有建設性之建議。這不過是一些平庸政客譁眾取寵之伎倆,如民眾不察,便很容易受到誤導。
如果說中海油參與加國能源市場的營運會對本國帶來失控的風險,是對本國法制缺乏信心。至於中資因收購的努力遭受挫析,可能完全失去投資加拿大市場的興趣,使加拿大蒙受之損失又如何估計呢?何者為輕?何者為重?不言而喻。
中國是當今擁有最龐大之外匯儲備國之一,是眾多國家爭取投資的對象。一百五十一億加元的投資既然已經到手,為何不好好把它留住?
黃啟樟 2012/11/5
www.davidkcwong.blogspot.ca
2012/11/15 加拿大商報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