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 2012

歐美的文化差異






加拿大居住了十七年,期間也經常到美國,對北美洲的文化(不包括墨西哥)可算有點認識。這次到瑞士和它的鄰邦奧地利、意大利旅遊,所見所聞使我感覺歐洲與北美洲的風土人情有很多不同之處。

由於油價不斷高漲,很多歐洲人放棄使用汽車,改用其他交通工具。火車成為連接郊區和市區、郊區和郊區、城市和城市,甚至國與國之間一個很重要的運輸系統。除此之外,公共巴士、地鐵和輕鐵也成為市民樂用之交通工具。自行車(單車)和摩托車之普遍,在北美洲是十分罕見的。很多城市的街道都闢作行人專用區,鼓勵市民徒步行走。歐洲人身栽苗條,相信和多騎單車和勤走路有關。還未放棄使用汽車的人,在選購新車時亦會從實用性着眼審慎考慮。路上所見的車子愈來愈多是小型的,因此Smart Cars的市場一枝獨秀。

歐洲人駕駛技術好,在超級公路上開車風馳電掣。雖然公路都有速度限制,但執法不嚴,尤以德、法、意三國為最。我的一些歐洲朋友曾對我說:在美加公路上開車十分boring!歐洲人騎單車的技術也了得,因為訓練有素。上學、上班、到這到那很多都依靠單車代步。週未時在漫山遍野都看見騎單車的健兒在練習,單車賽在歐洲很盛行。Tour de France單車大賽更是每年的國際盛事。

在運動方面,歐洲人喜歡足球。每四年舉行一次的歐洲杯是他們的體壇盛事,全民投入。在2012的歐洲足球大賽期間,萬人空巷,為的是觀賞球賽。在美加流行的是籃球和冰上曲棍球,球迷投入之激情與歐洲人熱心於足球不相伯仲。歐洲人亦十分注重體育運動的傳統:參加温布頓網球賽的運動員一律要穿着白色的運動裝才可上場比賽,違者會被取消參賽資格。温布頓和法國網球公開賽(French Open),球場不設燈光照明系統,比賽至每天日落為止。

歐洲地狹人稠,寸金尺土。火車路和公路兩旁所見的都是種滿了農作物的耕地,沒有半片被空置。他們不種田便開工廠,做到地盡其利。歐洲的經濟持續繁榮了幾個世紀,是他們勤奮不懈所致的。歐洲人懂得厚待自己,追求生活素質。超市供應的蔬果很多都標明是organic產品,轉基因 (genetic modified)的農作物被多個國家嚴禁。肉類、海產、河產和家禽都有嚴格之品質檢查。食品售價比美、加高出很多,原因便在這裡。

由於地狹人稠,歐洲人的房子比較小,居住條件比不上美加那麼優厚。縱使如此,他們異常愛護自己的居所,尤其是一些數百年的老房子,都盡量保持其原貌。在美加百年以上之老齡屋很快便被改建或拆掉。歐洲人珍惜古老的東西,美加人卻貪新忘舊。在歐洲所見到的鄉村和小鎮,數百年來都是那個老模樣。美加的城鎮却不斷在變化,追上時代才引以為榮。

歐洲的禁煙運動實行了多年,成效甚微。除了火車上和有空調的地方,煙民處處,手不離煙,吞雲吐霧。在火車站的月台上侯車,在露天的餐廳喝咖啡,在大街小巷蹓躂,都與他們不時窄路相逢,避無可避。我吸進的二手煙多得難以忍受,氣管也開始發炎作痛。歐洲人吸煙有年輕化的趨勢,女性好此道者尤其多,形成了風氣。比起北美洲所推行的禁煙運動,兩者成績有很顯著之分別。

歐洲人也喜歡杯中物,認為飲酒是生活情趣之一。餐前、進餐,餐後選擇飲不同的酒,對此均有研究。很多較高級的酒店在早餐時便有美酒供應,顧客可在一天之內連醉幾回。在歐洲幾乎所有餐館都只供應瓶裝水,收費和啤酒與汽水相同。我在瑞士著名的處女峯(Jungfrau)一家餐館用午飯,一瓶一公升的開水收費便是9.5瑞士法郎,為了欣賞美景,唯有痛忍。歐洲餐館對收取服務費沒有硬性規定:有些餐牌列明它是包括在價錢內的,也有些說明小費另加,有些干脆以人數計收取cover charge。既然如此,結賬時只需留下一些零錢便足。在美加吃完餐如果不付小費,恐怕會遭人白眼。

歐洲人喜歡飲咖啡,早午晚一杯,而且愈飲愈濃。美國人喝的咖啡淡然無味,猶如添了顏色的開水。加拿大人喝的咖啡,濃度介乎兩者之間。我逐漸愛上了香味撲鼻的歐洲咖啡,不過淺嘗即止,以免影響正常的睡眠。

北美洲的消費者喜歡使用信用卡來支付費用,歐洲人却習慣以現金交易。這種分別在很多場合都見到:如餐館、超市、火車售票處。餐館的侍應生都掛上一個厚厚的腰包,內有足够的零錢可方便和顧客結賬。不時聽聞在美、加有些人因為信用卡使用得不當而引至債臺高築,甚至破產。同樣問題相信在歐洲是沒有這麼嚴重的。

歐洲人崇尚藝術:音樂節、電影節、畫展、雕塑展、時裝展……此起彼落,多得不可勝數。音樂廳、美術館、博物館也遍及各處。音樂家、畫家、電影製作大師,時裝設計大師……在不同的領域都能領先潮流。美、加在這些範疇內和歐洲比較,人才都顯得凋零。

歐洲人十分講求衣著,尤其是年紀較大的人,在很多特定的場合裡出現時一絲不苟。我在維也納和佛羅稜薩看歌劇,只見外國遊客才會衣衫不整進場。隨着美國風橫掃歐洲大陸之後,牛仔褲大行其道,把歐洲人的衣著傳統打破。環球一體化對個別文化之沖擊不可低估。

黄啓樟 2012/7/1 於Zuchwil
2012/7/26 加拿大商報



2 comments:

  1. David:
    Looks like you are having a great time touring Europe. Given a choice, would you prefer living there or in the US. Canada not included, I mean.
    Aloha, Joe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