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有寫遊記的習慣,把途中所見所聞所感所思都記錄下來,作為日後回憶之依據,並把這些資料供之同好。曾將較滿意之記錄寄予「星星生活週刊」付印,同時把它上載於自設之博客(http://www.davidkcwong.blogspot.com/),偶然還收到一些讀者的回響作為參考。
由於交通發達和生活水平提升,出外旅遊成了一種風氣,而且愈來愈盛。為策安全,出國前該了解目的地對入境旅客之限制,可避免臨陣手足無措。除此之外,也不妨多了解當地之風土人情和生活習俗,免誤闖禁區而惹禍。入鄉隨俗,是旅客受歡迎的先决條件之一。
雖然美加兩國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很接近,人民情如手足,但兩地不同之處仍然存在不少。就根據個人的經歷娓娓道來,和打算前往美國工作或旅遊的朋友分享。
美國人說的英語帶有濃厚之地域色彩,南北方言有極明顯之分別。筆者曾到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一個偏遠小鎮公幹,立即發現當日面對最大的困難是如何才能聽懂公司內一個法律顧問帶有強烈南方口音的語言。除此之外,一般美國黑人和西班牙裔的美國人說起話來也有只屬他們才會用之語調,使外來者聽得一塌糊塗,不知所云。相對來說,除了魁北克省法裔居民說的英語略夾雜了一些他們的鄉音之外,加拿大的英語較為統一。
美國人在某些方面十分保守,他們仍沿用殖民時代存留下來的英國故有之度量衡,至今不願與世界接軌。由加拿大駕車前往美國要留意公路上限速之指標, 55英哩便等於100公里,一不小心便會超速。美國交警執法很嚴,鐵面無私。聞說從加拿大入境的汽車是他們的主要目標,犯了交通條例便難以脫罪。在很多州的境內,紅燈亮起後汽車仍不許右轉。這些小節也需留意,免遭罰款。
美國法律容許人民擁槍自衛。你要是在公路上遇到任何爭執,都必要遠離是非現場,選擇走為上着。聞說曾有司機在盛怒之下失去理性,竟然開槍殺人。在美國一些罪惡頻繁的大城市如紐約、芝加哥、底特律和洛杉磯,開車在一些小區迷了路,也應盡快駛離現場,重上超級公路之後再打算。隨便停車問路是個絕對不智之選擇,因為外來的身分會立即原形畢露,容易招損。
外出用饍時,須留意美國餐館的服務費,有些可高達18%至20%不等。有些服務費在餐牌上註明,有些則等到送上發票時才加上,顧客只能照付如儀。曾聞有兩個香港遊客為了抗議餐館濫收小費而遭人毆打,真覺得他們不值。紐約的出租汽車司機也善於濫取車資,乘客卻投訴無門。近年雖有所改善,但仍須步步為營,以免吃虧。
美國發行的紙幣千篇一律是綠色,面積相等,容易混淆不清。看不慣和用不慣這些紙幣的遊客,常被人魚目混珠地將小額換了大額,事後仍懵然不知。
開車過境時遊客經常會踫到不少麻煩:海關人員習以為常地提問:此行目的是什麼?目的地何在?打算逗留多久?汽車是誰擁有的?同行的人是怎樣認識的?關係何屬?有沒有携帶武器?有沒有携帶生果和鮮肉?身邊有多少錢等等。
單獨出門的年輕女士在入境查證時尤其會受到加倍之盤問,因常被懷疑入境之後便會失去踪影,成為非法移民。手持回程機票和西方大國之護照或會幫助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自從911之後,隻身上路的男士在進入美國境時也可能備受關注。須保持鎮靜,堂堂正正地回答問題方能有助於解除疑竇。今天之美利堅合眾國猶如一隻驚弓之鳥,一頭受傷的獅子,對一切假想之威脅都會作過敏之反應。
美國地大物博,山川秀麗雄偉,科技先進新奇,擁有不少世界之最,值得去的地方多得很,而且消費合理。只要在出門前準備妥善,遇上困難時能懂得應付,了解當地的各種禁忌,它確是一個理想的旅遊地。
黄啓樟 2012/4/25
http://www.davidkcwong.blogspot.com/
2o12/5/4 星星生活週刊 第553期
David:
ReplyDeleteYou have a pretty fair evaluation of Uncle Sam. That’s why I would never want to live in such parts of the US that are non-cosmopolitan. Nor have any interest to visit.
Joe
Uncle David,
ReplyDeleteAll true. I came across all your points after my relocation from Vancouver and it took a little bit of time for me to get used to. Since Canada and US are two neighboring countries, both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and may even share the same lineage, it is therefore sometimes easy for us to perceive that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Many of your points go way back to the early shaping of the American culture and I believe they will remain this way for the future to come until there is a need to change.
Cheers
J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