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0, 2011

如何嬴得心儀的Bouzouki



很多年前看過一齣名叫”Never on Sunday”的電影,它以喜劇形式講述一個風塵女子的遭遇,背景是希臘;其後也看了一齣叫”Zorba”的影片,是描寫主僕兩人不同的人生取向,背景也是希臘。兩齣都是情節動人和充滿希臘情調之佳作,其配樂悅耳動聽;悠揚的Bouzouki(八絃琴)樂聲不停在電影中出現,使我印象難忘,也引起了我學習彈奏這件樂器的興趣。

對於希臘文化早已心儀,經過電影的感染對這文明古國的傾慕更深。大名頂頂的哲學家如蘇格拉底(Socrates)和柏拉圖(Plato)都是希臘人,他倆早在兩千多年前已光芒四射,對世界影響深遠。

1970年初我往英國公幹時曾路經雅典,過其門而不入。直至2005年底才有機會往那裡一遊,補償了心願。

漫遊愛琴海是主要的節目內容。當遊輪離開港口之後我因暈船而感到天旋地轉和坐立不安,一直苦撑至入夜之後才略見好轉。晚餐過後船上開始了音樂和舞蹈的表演。突然耳聞Bouzouki的美妙琴聲從天而降,被它牢牢吸引住,精神也為之一振,暈船之感覺立即一掃而空。跟隨這優美的樂聲我走到表演的舞台,找個最有利的位置坐下,全神貫注向着那個手握八絃琴的樂師望去,目不轉睛地欣賞他引人入勝之技藝。Bouzouki的八根絃絲被琴師像魔術般的指法隨心所欲地盡情彈撥,發揮得淋漓盡致,嘆為觀止。

Bouzouki修長的造型和它美妙之音色一次又一次令我神魂顛倒,使我產生出一種難以形容和渴望擁有它的衝動。縱然如此,却難以啟齒向樂師表達希望他出讓那件樂器的念頭。

此後我成為了音樂表演的常客,每次都是最早出現和最後離開的一個。那個琴手亦開始留意到我這個知音的存在,不時報以微笑。我感到機不可失,便冒昧要求他把bouzouki讓給我,可惜被婉拒了。他願意介紹一個在雅典造琴的師傅給我認識,却又找不到那人的地址。我既失望又著急,而且旅程很快便會結束,莫非要空手而回?

離開遊輪之前我再一次向那琴手試探,他突然被我的誠意打動了。Bouzouki便是這樣贏得來的,真使我喜出望外。

回家後立即四處尋求名師指導,並下了一番苦功。我很快便學會了用bouzouki彈奏”Never on Sunday”的電影主題曲,而且熟能生巧,技法日益提高。


黄啓樟 2011/12/16
www.davidkcwong.blogspot.com
文苑薈萃

1 comment:

  1. Uncle David,
    I never get tired of listening “Never on Sunday” play by bouzouki instrument. This is a Greek song from composer Manos Hadjidakis, right?
    Janet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