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雲南省南陲和老撾及緬甸交壤的西雙版納,是傣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他們歷來務農維生。由於旅遊業在過去的幾年開始興旺,使這個自治區內的景洪市一片繁榮,帶來可觀之經濟效益。
聞說西雙版納是個神秘和迷人的地方,對它嚮往久已。奈何路遙和交通不便,遲遲未償所願。這次老伴既然答應相陪,我便不再猶疑了。我們從多倫多飛到香港再轉昆明,等到時差、氣候、地理環境都適應了便往目的地去。老伴曾在二十多年前到過這裡,印象仍深,可作嚮導。我們沒有參加任何旅遊團,買了兩張長途汽車票便上路。這樣做是比較吃力的,因為每事都必須親力親為。雖然如此,收獲肯定會比旅遊團多。
昆明有飛機直航景洪,但為了多看沿途的風景,我們選擇搭乘高超公共汽車前往。全程大約600公里,行車需要九個小時,中途在墨江停車,那裡是哈尼族的家鄉。我們吃過一點東西和稍作休息之後,汽車便繼續開行。全程的四份三是全新鋪砌的超級公路,可四線行車,安全舒適。這條高超的設計符合國際標準,可媲美任何先進國家的公路。雲南省山多,汽車不時要穿山越嶺。在超級公路投入服務之前,由昆明往景洪需要兩天的時間,如今則可早發晚至。當仍未完工的一段路接通後,行車時間再可縮短至六小時。中國不斷在進步,超英趕美再不是個夢想!
汽車由昆明出發,往西南方向行走,經過玉溪和普洱,最後進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這條高速公路正在分段建造,完工後可直達鄰國老撾的首都,為拓展旅遊與貿易作出貢獻。通往緬甸和越南的公路亦正在全速鋪砌,是中國的高速公路網重要的一環。中央政府不斷投入巨資發展交通,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
在汽車離開昆明市區之後,公路兩旁都是無邊無際的農田,沒有半寸土地被荒廢。甘蔗、香蕉,都長得非常茂盛,把整片大地遮蓋得密不透風;重重叠叠的茶園隨著山坡拾級而上,綠油油的茶樹排列成有條有理的圖案。不種茶的地方便種稻米。初春的稻苗在梯田裡生長,被晨光折射成一幅七彩繽紛的畫像。這是中國特有之田園風光,縱使才藝卓絕的畫家也難以捕捉到其中之趣味,只有親臨其境才可盡情欣賞。當汽車進入西雙版納自治區時,橡膠和油棕的農莊開始出現。一股熱帶的氣息隨着空氣飄過來,令人頓感溫暖。
由於心情興奮,忘記了乘車的疲勞。對途中所見的樹木、花草、鳥獸、村莊、山川河流……都感到到新奇有趣。當汽車穿過橫跨瀾滄江的大橋時,目的地便出現在眼前。時近華燈初上的黃昏,景洪市內車水馬龍,一片繁華景象。它是當地政治、文化、工商業和旅遊業的中心。通衢大路的兩旁都種滿了椰樹和棕櫚,呈現強烈的熱帶風情。受傣族文化影響的建築物佔了整座城市的大部分,令我感到猶如置身於泰國的曼谷。傣族是這裡的主流人口,他們保存了自己的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和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和諧共處;傣文與漢語並用,成為當地的特色之一。
瀾滄江的南面是商業區,北面是傣族的村莊。村內多是富有特色的高脚屋,瓦頂設計成金字形,有透風防熱的功能;房子上層留作家居,下層飼養家禽;屋前栽花屋後植樹,顯得十分雅致。傣族婦女每天都穿上傳統的竹筒裙,聯群結隊前往廟宇朝拜。她們穿得花枝招展,婀娜多姿地在街頭穿梭往來,吸引了不少羨慕的眼光。傳統的服式把女性優美之體態表露無遺。但願那股強烈的西風吹不走這些優質的文化!
景洪市在近年積極擴展經濟,吸引了大量人口從外地湧來。有緬甸人越境推銷玉石和首飾、有四川人和湖南人投資旅遊業,有其他新來的在這裡開計程車,並兼職當了導遊。由於旅客人數不斷在增加使住房供不應求,各類星級酒店和形形色色的旅社紛紛出現。其中良莠不齊,引起不少投訴。酒樓食肆也應運而生,種類多得令人眼花繚亂。一位經營小食店的廣東同鄉和我閒聊時說:西雙版納的農民十分富有,他們擁地自肥;外來者不但沒有侵佔居民的利益,而人口增加刺激了對土地的要求,使他們直接受惠。
在景洪市逗留期間,曾觀賞富有地方色彩的歌舞滙演。入場前有數項露天表演娛賓,其中最有趣的一幕是哈尼族搶新娘。殊不知戲假情真,令一個漢族青年在嬴得新娘子後幾乎脫不了身,引來陣陣笑聲。當天的正場戲以舞台設計、燈光效果和奪目的服飾取勝,其他則平平無奇。當最後一幕仍未完結時,觀眾已紛紛離座。中國的觀眾要求很高和難以取悅,畢竟賣藝從來都是一門吃力不討好的職業!
在我們入住的酒店曾經舉辦過兩次婚宴。由於好奇,我加入了看熱鬧的行列。一對新人盛裝出現在大門前迎賓,他們一邊大派糖果瓜子,一邊大派香煙,表現得有些手忙腳亂。這種風俗是我首次見到的,同樣的場景是絕對不會在加拿大出現的。婚宴節目的次序是:五時恭候,六時入席;七時未到,賓客已作鳥獸散。中國人辦事效率之高,可嘆為觀止。賓客當中穿著趨時有之,微服登場亦大有人在。中式、西式、古典、時尚、隆重、隨便……恰似百花齊放。既然沒有規定在什麽樣的場合需要穿着什麼樣的服式,也沒有前例可循,唯有讓賓客自由選擇。這場婚宴猶如時裝大滙演,也似服飾大混戰。中國轉變得實在太快了。當舊的習慣還未完全被摒棄時,新的規則已接踵而至。由此弄成青黃不接,亂象橫生便在所難免了。社交禮儀其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中國人需要觀摩和學習才能與世界接軌。
瀾滄江是湄公河的上游,西雙版納人民賴以為生的主要水源。我出生於湄公河流域內的一個水鄉之家,那裡盛產漁米;我是飲湄公河之水成長的,與這條大河結下不解之緣。如今千里遙遙來到它的源頭,有如異地遇故知,倍感親切。天未破曉便起來,更急不及待要與這個親人見面,傾訴思念之情。臨河觀景,但見江闊水急,水流澎湃,壯麗非凡。時屆旱季,水位下降了五六米,不宜大船行走,河面有點冷清清之感。本地人說坐機動橡皮艇遊江最刺激,老伴却感覺這樣做很危險。但我決意已定,非往江上漂流一翻不可,否則虛度此行。我們著上救生衣,順着流水漂行了十多公里,完成了畢生難忘的遊江壯舉。
景洪離開老撾和緬甸不遠,很想到那裡一遊。三月初是旅遊淡季,沒有前往彼邦的旅行團。我打算叫輛出租汽車先去緬甸,然後從老撾折返。可惜起程前連日傾盆大雨,泥濘的山路不宜行車,才打消了計劃。老伴提議到思茅一行,看看那裡的茶園,嘗嘗那裡的普洱茶。茶商為了商業利益,不顧居民的反對把思茅市改成普洱市。此行最大的收獲是能够實地觀賞採茶姑娘如何採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雙版納之旅便以此作為終點。
黄啓樟2008/3/12記於昆明
www.davidkcwong.blogspot.com
刊於2011/11/4 星星生活週刊 第527期
Thanks for the interesting articles. 助我增廣見聞。
ReplyDelete拿香港護照去緬甸要先申請visa,加國護照應亦需簽證.
ReplyDelete版納給我最深印象是孔雀, 燒魚和瀾滄江.
莫汝虎 Peter Mok, HK
Dear David,
ReplyDeletePerfect. It’s very worthy in reading your travelling experience. It gives me an idea of how these areas look.
Regards to Violet.
Thanks.
Stan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