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各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升,與香港的標準顯著拉近,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港人對祖國過去的落後與貧窮留下深刻印象,揮之不去。大家難以忘記昔日曾經利用郵包,把副食品藥物和衣服寄往大陸去接濟親友。
當年回鄉探親,大都是滿載而去空手而回的。今日如再前往,需要携帶什麼合適的手信給親友,則頗費思量。現下國內物資豐富,什麼也不缺少,有錢就買得到。我曾是個回鄉常客,對這些轉變感受深刻。不少香港人從來就提不起興趣去遊大陸,對內地的發展不關心亦缺乏了解,對國情認識膚淺。
早年回國入境手續繁複,關員對待港人不信任,要經過嚴格的檢查才可放行。不少隨身行李還要課稅, 甚至禁止入口。抵達目的地後必須辦理戶口登記,又只準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如要前往其他地方還得額外申請,甚感廢時失事。今日國門大開,港人拿著回鄉證就可四處去。當年離境時人民幣只許限額帶出,不過這些條例已放寬多年。往日很多人認為回國探親和公幹是件苦差,今天就少了同樣的抱怨。
改革開放後香港和內地交往頻繁:不少港人北上旅遊、考察、投資、就業、升學和探親,國人亦喜歡聯群結隊前來香港旅遊購物和做生意。大家接觸頻密,加強了雙方之了解,因而培養出了互愛的情懷,這是個可喜的現象。但不少香港人至今從未曾踏足國門,還誓言與祖國老死不相往來。如此固執, 真的不可理喻!
黄啓樟 2011/1/15
當年回鄉探親,大都是滿載而去空手而回的。今日如再前往,需要携帶什麼合適的手信給親友,則頗費思量。現下國內物資豐富,什麼也不缺少,有錢就買得到。我曾是個回鄉常客,對這些轉變感受深刻。不少香港人從來就提不起興趣去遊大陸,對內地的發展不關心亦缺乏了解,對國情認識膚淺。
早年回國入境手續繁複,關員對待港人不信任,要經過嚴格的檢查才可放行。不少隨身行李還要課稅, 甚至禁止入口。抵達目的地後必須辦理戶口登記,又只準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如要前往其他地方還得額外申請,甚感廢時失事。今日國門大開,港人拿著回鄉證就可四處去。當年離境時人民幣只許限額帶出,不過這些條例已放寬多年。往日很多人認為回國探親和公幹是件苦差,今天就少了同樣的抱怨。
改革開放後香港和內地交往頻繁:不少港人北上旅遊、考察、投資、就業、升學和探親,國人亦喜歡聯群結隊前來香港旅遊購物和做生意。大家接觸頻密,加強了雙方之了解,因而培養出了互愛的情懷,這是個可喜的現象。但不少香港人至今從未曾踏足國門,還誓言與祖國老死不相往來。如此固執, 真的不可理喻!
黄啓樟 2011/1/15
2011/2/10 加拿大商報
Still it isn't exactly xenophobia or Sinophobia.
ReplyDeleteEugene Poon
正如和你一樣, 年紀大了, 自然地喜歡多寫中文.
ReplyDelete今天剛從香港返英. 最開心的莫不過我三個女兒.
大女說真捨不得自己的房間. 這正道出香港的居住問題.
我媽媽的房子計起來都有成千呎的三房舊樓, 相比新樓子都寬大得多,我一家搬進暫宿,就孑然細了很多。更何况那些三五百呎的新造房呢,真不感想像。
香港的現今樓价,巳经使我回港置業念頭大大減退。不是黑心, 如港樓价不作調整,我置業計劃大多不易實現。
耀。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