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 2025

香港的形勢不妙

有人說香港的士牌售價是香港經濟的寒暑表,牌價升表示經濟熾熱,反之則表示經濟衰落,其準確度比恒生指數還高。據說在高峯期的士轉手費高達七百多萬,如今下跌到二百多萬,跌幅不能說不嚴重。這表示的士生意難做,收入大不如前。 的士生意下降,原因可能有多種。新冠疫情期間,很多人留在家工作,搭的士上班的人少了。疫情過後,情況改變不了多少,而且習慣成自然。第二種原因是公共交通愈來愈便利,而且選擇多,如優步(Uber),影響的士的生意。第三種原因是人們的入息停滯不前,甚至減少了,搭的士成為沉重的負擔,避免少用。第四種原因可能是遊客少了,的士供過於求。 其實香港的士的收費比很多城市為低,但仍然吸引不到乘客,有點岀乎意料之外,到底原因何在?有人說司機的服務態度不好,令人卻步。這是見仁見智,不能一概而論。題外話到此為止,且看香港近年有什麼變化,來判斷香港的未來。 香港的租金是全球之冠,造成營商成本高企,削減競爭的能力,損害購物天堂的地位。以前是大陸同胞來香港購物,今天則輪到香港人北上尋找價亷物美的用品。香港零售業變得奄奄一息,空置的店鋪無人問津,因為租金下降的空間有限。 香港曾經是大陸出口貨物的轉運站,蓬勃的物流服務行業,如日中天。今非昔比,大陸的口岸愈來愈開放,港口設施也大大改善,再不需利用香港的貨運服務,可直接將產品輸往買家的口岸,省時又省錢。香港物流業的黃金日子一去不復返。 在大陸未開放的年代,香港的製造業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日子,縱使北移後也繼續提供管理及支援活動。大陸持續發展逐漸取代了香港的功能,製造業一下千丈,永不回升。 香港剩下的只有金融業。由於外匯不受管制,利潤及入息稅率也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吸引不少企業來港設立離岸公司,將利潤轉移到香港去,享受低稅率的優惠。 香港的醫療水平遠近馳名,吸引不少尋求優質服務的病人前往求診。東南亞及中國大陸將是個龐大的市場,香港必須努力爭取,彌補其他領域的衰退。 香港高等教育也受到高度的評價,吸引不少海外留學生前來就讀。專注於強項的發展,或可扭轉經濟的劣勢,使香港回復生機。不過七百人的飯碗,到底能否保得住,還要看未來的發展。 珠江三角洲的大灣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香港一面受惠於這個政策,但同時也面對來自灣區內其他城市的競爭,共同繁榮或者互相踐踏,仍然是個未知數。 香港經歷過2019年的動亂,元氣大傷。港人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拼搏精神,呈現出鬥敗公雞的頹喪。他們必須重新振作起來,為了自己的未來奮鬥。 2025/3/30黃啟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