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3, 2025
中國是否將很快會倒下來?
自從中國國力逐漸強大起來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開始提出「中國威脅」論,將所有中國對外政策或行動都視為具有向外擴張的野心,侵犯他們的利益及危害他們的安全,必須遏制。
中國「製造」,價廉物美,種類多,吸引不少西方的買家,結果造成貿易逆差。他們沒有尋求合理及公平的解決方案,將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完全歸咎於中國,指中國出口商人得到政府的補貼,造成不公平的競爭。中國生產的電動車,性能好,外型奪目,受到全球用戶的青睞,但遭受關稅壁壘的障礙,被排擠在美加市場之外。中國的電子通訊系統,效率高,營運成本低,但被視為對國家安全具有威脅,也受到禁運。
中國推行的「一帶一路」計劃,目標在改善國與國之間運輸的效率,減低貨運成本,增進國際貿易,但受到西方國家的杯葛,並被視為中國精心設計的「債務䧟阱」,提醒參與者或有意參加這項計劃的國家慎重考慮。
中國為了保護領土主權不受挑戰,在東海,台海及南海地區佈防,但被指為對外擴張,侵犯其他國家的主權。美國不遠千里而來,派遣艦隊在這個海域巡邏,並邀請日本及澳洲海軍加入他們的陣營。雙方隨時會擦槍走火,引發衝突。
這些各式各樣的指控,無日無之。中國卻堅持自己的立場,自行其是,使西方散播之「中國威脅」論,達不到預期的目標。但西方的反華集團並沒有放棄對中國的打擊。他們改變策略,製造謠言,指中國的經濟發展已達強弓之末,面對重重危機,如房市泡沫,產能過剩,高居不下的失業率,人口老齡化,種族矛盾日益加劇,官僚體系僵化,貪污腐舞弊⋯⋯「中國前景」,不言而喻。
西方反華集團一面鼓吹「中國威脅」論,一面預側中國快將「崩潰」。他們為什麼會這樣互相矛盾呢?其實這是雙管齊下的策略,當射出的第一箭沒有擊中對方的要害時,再補一箭。
如果海外投資者受到「中國崩潰」論的影響,對中國失去信心,他們將會裹足不前。中國失去外來投資,經濟發展將會大不如前。假設中國人也受到這些負面言論的影響,為保障個人利益,他們有可能成為「走資派」,對中國會產生嚴重的打擊。
對於西方的言論,必須審慎評估,才不至被誤導。
2025/1/11 黃啟樟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