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看題目,很多人恐怕會說這不過又是一篇民族感情泛濫的文章,了無新意。要是那樣的話,哪便請你耐心地聽一聽我父親的故事。
父親晚清時代出生於廣東,沒有受過任何正統的教育,耕過田,也做過鐵路工人(廣九鐵路),和其他的同鄉人一樣過著非常貧困的生活,直到他十七歲的那一年,孑然一身遠赴越南(法屬時代稱為安南)的南方,尋找出路。
他在一個偏遠的地方落腳,受到先他而至的鄉親父老提攜,初為生草藥店的學徒,繼而受僱於茶室做小工。憑著他過人的毅力,加上一點聰明和運氣,父親竟然很快脫貧,扶搖直上,成為了當地一個成功的生意人,僑領。
法屬時代的局勢非常動蕩。越南人為了爭取獨立,組織武裝力量與法蘭西殖民軍對抗,共產游擊隊便是那個時期的產物,神出鬼沒,尤其活躍於偏遠的小鎮,搶奪當地資源而變得強大。父親經營生意的地方除了受到游擊隊的滋擾,也受法軍嚴密的監視。被鎖在兩個敵對勢力的中間,父親感到左右為難,任何一點差錯都會使他招來殺身之禍。
共產黨的反殖民抗爭越演越烈,法國人也加強力度去鎮壓。死亡的威脅終於從天而降:某天,法國人破門而入,威逼他幫著法軍鎮壓游擊隊,父親堅持中立拒絕和他們合作,引來毒打一頓,血流滿面,奄奄一息。他憑著僑居越南的中國人身分,攜同血衣作為証物向中華民國駐西貢(今之胡志明市)大使館投訴,中國代表限於微不足道的影響力,無法替受害人伸冤。此事從此石況大海,不了了之。從那時起,父親對自己的故國徹底失望了。
據我所知,在該宗事件發生時,父親已當上華裔社會的領袖,受群眾愛戴,法國人對如此有影響的人物尚敢使用暴力,對付其他升斗小民的手法更是不言而喻。
局勢變得愈來愈緊張,越、法雙方衝突加劇,兵戎相見。父親為了家人的安全,終於放棄多年來苦心經營的產業、個人名譽和社會地位。他從根拔起,攜同家人和細軟來到人地生疏的西貢,力圖東山再起。由於資金短缺,市場競爭劇烈,使他感到時不我予,力不從心,生意因此一落千丈。
父親的遭遇只不過是千千萬萬海外華僑同樣的遭遇之一。如果改變時空,越南不是法國的殖民地,中華民國的國勢如虹,這種悲劇肯定不會上演的。弱國保護不了自己的土地和國民的利益安危,古今中外,是無一例外的。
2014/4/25 黃啟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