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 2011

一個有錢人的下一代





在温哥華逗留期間,應朋友之邀請前往他郊外的別墅去小住。房子建在一塊巨石之上,居高臨下,面海背山,風景秀麗,目不暇接。

朋友已年過八旬,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健談,隨手拾來都是一些寶貴之知識。每次與他相聚猶如進入了寶山取經,使我獲益良多。

這位長輩曾受過高深的教育,是個化學工程師。大學畢業後到一家食品公司的化驗室服務,很快晉升到該家機構之最高行政總監,但不甘心終生寄人籬下,創業才是他的最終目標。憑着個人的智慧、學識、創意、眼光、勇氣和堅持,他在龐大的食品市場中建立了一個家傳户曉的品牌,並賺取了巨額的財富。

功成身退,把產業傳給下一代繼承是每個父母的願望。可惜獨生子除了精於吃喝玩樂,一無所長亦無心事業。知子莫若父,他對兒子從來沒有抱着不切實際的期望,所以退休前把公司出售,認為保本才是上策。從這個現實來看,虎父無犬子豈非是騙人之瞎話!須知温室培養出來的植物是不足以抵擋外面之風雨的。

當决定了不把生意交由兒子繼續經營之後,他把眼光投射到唯一的男孫身上,希望把他培育成一個企業人才,準備東山復出。可惜事與願違,而且感到一蟹還不如一蟹。希望子孫成龍的想法變為泡影,唯有退而求其次。他猛然醒覺需要把目前之環境改變一下,便對愛孫說:”你已經二十七歲了,但從未賺過一分錢。為什麼不嘗試找點活去幹,體驗一下做工的滋味?”

得到祖父的鼓勵和安排,那個年輕人到了一家路邊咖啡店做小工,踏上了人生重要的一步。他很投入工作,並很快學會了識別各種咖啡的種類。祖父把一切看在心裡,對孫兒變得如此成熟,老懷大開。半年後小伙子離開了咖啡店,憑着自己的能力找到了另一份新的工作,從此自力更生,展開了人生新的一頁。

黃啟樟 2011/10/1
www.davidkcwong.blogspot.com

2011/10/28 星星生活週刊 第526期

4 comments:

  1. David:
    That’s what the saying goes, “Richness seldom goes beyond the third generation!”
    Joe

    ReplyDelete
  2. Most of the parents have worked very hard to provide the best for their kids. We love our kids but do not have to pave the ways for them. We can guide them. Let them struggle and they will learn and are more thankful for what they have.

    ReplyDelete
  3. 樟叔,
    好文章. 不幸的是, 仍然有祖父母選擇溺愛他們的愛孫而與兒媳對立, 等到他們猛然醒覺卻為時已晚! 確實很可惜.
    Janet

    ReplyDelete
  4. 此文很好, 最後可否加後感, [ 這只是一個例子, 其實在社會各階層裡, 很多温室孩子當他(她)們踏出社會面對人
    生, 站在十字街頭, 不知何去從, ]之類的感想.
    Violet.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