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式酒家不時目睹食客飯後會鈔你爭我奪,場面混亂得很,甚至失控。是中國人愛面子、好客或表現豪爽?不容易說個明白。
飯後當然要會鈔。如事先說清楚了責任誰屬,絕對不會出現這些局面。如巧遇再世孟嘗君,理所當然是由他善後,皆大歡喜。一般情况是主客身分模糊,才釀成大家爭奪不休。不過在混戰中,有人全情投入、有人惺惺作態,有人袖手旁觀……人生百態,一覧無遺。
其實飯聚是件賞心樂事,社交節目之一,豐儉由人。如何付賬可先來個君子協定,按章辦理,何樂不為?為何偏要弄至一塌糊塗才罷休,甚至不歡而散呢?
可喜的是:新生一代的中國人早已追上了時代的步伐。他們習慣了飯後分賬,除非另有聲明。很多年紀較大的人不明白這種社交禮儀,結賬時總是奮不顧身,視此為天公地義的事,責無旁貸。不過事後却抱怨年青人不懂禮貌,因為每次都由他善後。殊不知年青人是為了敬老而不願與他爭個高下。兩代的思維何止相隔千萬里!
我和年青人在一起吃飯時,會傾向於他們的習慣,和他們打成一片。和同齡的親朋好友飯聚時,如蒙賞面或能力所及,我倒樂意結賬。但如果有人自告奮勇,我就絕對不敢奪人之美!
退休了多是靠吃老本過活,對請客的事可免則免。和朋友一同消遣,應平均負擔支出,這樣才算合情合理,值得鼓勵。
黃啟樟。2007/11/25 (2010/11/11修改)
Hi David,
ReplyDelete家啲後生仔女奉行”有大食大” 同齡就AA制, 爭比錢大部份都是同輩份的叔父輩. 我的工廠設在珠海市郊的農村, 還常常看到飯後爭比錢的情景, 跟打交差不多最終又是和氣收塲, 農民社會的文化!
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