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共場所,有些行為理應受到限制。到處隨意吸煙是滿足個人需要,違背公眾利益,濫用自由之舉,應予管束。中國有無數煙民,時常忘却自律,一煙在手,吞雲吐霧,旁若無人。一般餐廳食肆,都不設禁煙區。在北美洲,吸煙到處受到限制。人們可享受更多保護自身健康的權利。既然在民航機艙內可實行禁煙的規定,為什麽在中國的其它公共場所就不能呢?
隨地吐痰,並非是可隨意使用的個人權利。有些國人認為這一陋習將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消失。我對此不表樂觀,因為不少年輕人早已養成這個壞習慣。隨地吐痰形成了一種特有文化,如要消除,非嚴格立法,鼓勵舉報和依法重罰不可。新加坡重法治,倡教育,行之有年,隨地吐痰,在法律與社會壓力之下幾成絕跡。這是個成功榜樣,中國可以借鍳。
國內交通違紀的例子,不勝枚舉。雖然政府耐性地向市民提示:需要車讓人,車讓車;人讓車,人讓人,但道路使用者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斑馬線早就失去作用,車來車往,視行人為無物。有車階級自大狂妄,橫行無忌。在自行車專用區,騎士們不時反方向而行。大家為貪一時之快,導致意外頻生。在加拿大,除了設置交通標誌,重視對公民的素質教育外,還加強監管,嚴厲執法。一張罰單可讓你花時間上法庭,花金錢繳罰款,誰還敢輕易漠視?因此我認為:在中國,缺少的不是交通標誌,而是公民教育、有效監管、和懲罰制度。
遊京期間,曾到國家劇院觀賞舞蹈。在表演進行中,觀眾隨意用相機拍照,屢勸無效。這種不自律之行為,亦屬濫用自由的例子。多年前曾到匈牙利首都劇院觀賞音樂,同行的友人被拒入座,只因未把外衣存放於衣帽間。而北京觀眾不但可以便服進場,更有人頭帶運動帽入座,影響後排觀眾視線。中國人的隨意不應鼓勵,但匈牙利人過分之執著亦須檢討。兩件事都給我留下很壞的印象。
.近年,國人使用手提電話的現象極度泛濫。一機在手,暢所欲言,本屬個人自由,無可厚非。但在某些場合和特定時刻,手機是不可任意使用。如會議室,音樂廳內,醫院病房等地,或當飛機升降時,手機必須關閉,以策安全。中國同胞們却視若無睹,手機照用。尤當航機著陸後仍在跑道滑行時,已急不及待用手機和親友通話。這些陋習還跟隨着移民傳到加拿大,給國人的形象蒙上污點。大家應及時醒覺,免遭話柄。
9/24/0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