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門那天,來往機場的路上發生了嚴重的交通意外。由於行車緩慢,我們幾乎誤了飛去鳳凰城(Phoenix)的航班。抵達目的地的時侯,那裡正下著傾盆大雨。在驅車前往酒店的途中,感覺有如陸上行舟,迷失了方向。最後雖然安全抵達,但已精疲力盡。如此反常的天氣,相信是老天爺心血來潮,要把半年的雨在數小時之內瀉盡!下了這麽多的雨也是當地百年難得一見的紀錄,市內低窪的地帶都立即成了澤國!
鳳凰城坐落在一個海拔2000英呎高的山谷之內,氣侯乾燥,日夜的氣温相差很大。由於臨近沙漠,所以遍山遍野都長滿了仙人掌科的植物,和加拿大的景色截然不同。雨過天青之後,我們就驅車前往紅岩風景區(Red Rock Country)去遊覧。汽車在超級公路(Interstate 17)上通行無阻,很快就到達一個印弟安人村落的遺址Montezuma。根據歴史記載,他們的祖先在1400年前就開始在這裡生活,如今却不知所踪。遺址附近設立了一座紀念館,把罕有的歴史文物妥善保管,作為研究古代原居民生活的教材。這裡山明水秀,空氣清新,是個郊遊的好去處。稍作休息之後我們繼續行進,由179公路前往全程的終點Village of Oak Creek。剛巧遇着情人節,我倆入鄉隨俗並享受了一頓豐富的晚餐!
狀似教堂大鐘的鐘岩(Bell Rock)就在我們入住酒店的附近。以往曾看過無數美國西部牛仔電影,我早就認識了它的廬山面目,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離開Village of Oak Creek 7英哩就是著名的塞多納(Sedona)風景區。這裡有數之不盡的奇岩怪石,體態妖嬈,有如一群盛妝赴宴的貴婦,各展風騷!塞多納附近開設了不少高檔次的畫廊,琳琅滿目的藝術佳作,可滿足各種不同的鍳賞品味。當地的餐館亦十分突出,追求美食的人士不難找到他們稱心如意的選擇。這裡天然環境優美,除可登高遠足之外,還可嘗試其他戶外活動。很多設施都照顧到不同年齡的要求,令你盡興而返。
由塞多納取道89A公路往弗拉格斯塔夫(Flagstaff)的方向走,穿過Oak Creek Canyon。良好的天氣一直保持着,我們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决意重遊一次不足三小時的車程便可抵達的大峽谷。汽車要從海拔4,500英呎高的起點爬升到7,500英呎高的峯頂,路窄彎多,險象橫生。沿途之深谷險峯,雄偉壯麗,令人嘆為觀止。深谷之中都是一些原始森林,茂密得遮天蔽日,大自然的奇景是百看不厭的。塞多納(Sedona)以奇石而馳名,Oak Creek Canyon則因深不見底的山谷而出眾。到了弗拉格斯塔夫(Flagstaff)之後,我們取道40号公路(Interstate 40)向西走,接上64號公路之後往北行,很快就到達大峽谷。
多年前曾參加巴士團到過此地一遊,那次因為要趕時間所以只能够走馬看花,匆匆走過收獲自然不大。今次再來,時間完全受到自己的控制,可望得到的比上一次豐富些。由於旅遊旺季已過,加上911突襲事件的陰影仍舊存在,遊客非常稀少。雖然如此,公園內著名的兩家酒店El Tovar Hotel和Bright Angel Lodge依然客滿。我們只能選擇檔次較低的Yavapai Lodge入住。如要遠離人群和避開囂鬧,這個酒店的位置倒更加理想些。當晚天氣特別凉,明月當空,一片安寧。置身於這樣優美的環境,人生能有幾回?
清晨出外散步,見到霜雪仍舊若隱若現地輕掛在矮樹的枝頭上,一絲寒意令我渴望春天快點到來。太陽終於出來了,冰雪一見到温暖的陽光就開始熔化,頓時感到春天的脚步已近,令我喜出望外。隨著指示我們緩緩地走,在每一個景點停留下來,用不同的角度去仔細欣賞每一處地方的特點。從那些奇形怪狀的石頭縫裡折射出來的陽光時暗時明,七彩繽紛!峽谷的面貌也隨之變化無窮。相信任何天才的藝術家也難以捕捉到這變幻莫測的奇景!如想親身體會,必須到此一遊。
峽谷分為南北兩環,兩邊距離不下十英里。汽車從南環(South Rim)要走277英里才可到達北環 (North Rim),峽谷的長度可想而知!到目前止,直升機是往返兩邊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北環每年開放的時間有規定,遊客必須查清楚。著名的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從5,000英呎深的谷底流過,遠看有如一條巨龍蟠踞在那裡保護着大峽谷!
大峽谷也像個巨大無比的雕塑,既抽象又真實。組成它的元素是完全來自天然的,每部分都恰當地安排,繁而不亂,雜而有序,那是一件天衣無縫的偉大創作!它的誕生可能是億萬年前來自太空的隕石與地球猛力撞擊之後產生的裂縫,而非任何人為的結果。大自然之美勝在沒有半點刻意的雕鑿!
遊罷大峽谷,我們返回Flagstaff並在那裡作短暫逗留。當日入住一家名叫Hotel Monte Vista的古老酒店。我發現客房都刻上了熟識的名字,是一些美國西部牛仔電影演員的大名。酒店房間的設計也別具心思,能把西部拓荒時代的氣氛營造出來。午飯時路過一商店,主人在橱窗貼上字條,告訴顧客她了慶祝愛孫的生辰暫停營業一天,還附上了小孫子的照片。祖孫之間的親情有說不盡的温馨!
回程時經過一個名叫傑羅姆(Jerome)之小鎮,離開鳳凰城只有100英哩。小鎮建築在5,400英呎高的山腰上,十九世紀初在這裡發現金礦,引發了尋金熱潮,歴久不衰。發現金礦之前也曾經發現大量銅礦(copper),尋找機會的人潮蜂擁而至,令傑羅姆的經濟盛極一時!不過金砂和銅礦被採盡之後,傑羅姆隨着變得盛極而衰。它的居民為求生存把全部資源投入新的事業,經過數年艱苦的經營,成功拓展出一個藝術品市場,吸引了不少藝術家前來發展。他們集中於陶瓷和玻璃的創作,如今已遠近馳名。
印弟安人以往擁有亞里桑拿州三分之一的土地,可惜他們缺乏經營的智慧而未能善用,長久以來仍然過着貧苦的生活。在鳳凰城的街頭不時見到流浪客到處遊蕩,美國貧富懸殊的現象看來十分嚴重。在富甲全球的國家看見這種情況,令我感到非常詫異!
2006/9/5
鳳凰城坐落在一個海拔2000英呎高的山谷之內,氣侯乾燥,日夜的氣温相差很大。由於臨近沙漠,所以遍山遍野都長滿了仙人掌科的植物,和加拿大的景色截然不同。雨過天青之後,我們就驅車前往紅岩風景區(Red Rock Country)去遊覧。汽車在超級公路(Interstate 17)上通行無阻,很快就到達一個印弟安人村落的遺址Montezuma。根據歴史記載,他們的祖先在1400年前就開始在這裡生活,如今却不知所踪。遺址附近設立了一座紀念館,把罕有的歴史文物妥善保管,作為研究古代原居民生活的教材。這裡山明水秀,空氣清新,是個郊遊的好去處。稍作休息之後我們繼續行進,由179公路前往全程的終點Village of Oak Creek。剛巧遇着情人節,我倆入鄉隨俗並享受了一頓豐富的晚餐!
狀似教堂大鐘的鐘岩(Bell Rock)就在我們入住酒店的附近。以往曾看過無數美國西部牛仔電影,我早就認識了它的廬山面目,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離開Village of Oak Creek 7英哩就是著名的塞多納(Sedona)風景區。這裡有數之不盡的奇岩怪石,體態妖嬈,有如一群盛妝赴宴的貴婦,各展風騷!塞多納附近開設了不少高檔次的畫廊,琳琅滿目的藝術佳作,可滿足各種不同的鍳賞品味。當地的餐館亦十分突出,追求美食的人士不難找到他們稱心如意的選擇。這裡天然環境優美,除可登高遠足之外,還可嘗試其他戶外活動。很多設施都照顧到不同年齡的要求,令你盡興而返。
由塞多納取道89A公路往弗拉格斯塔夫(Flagstaff)的方向走,穿過Oak Creek Canyon。良好的天氣一直保持着,我們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决意重遊一次不足三小時的車程便可抵達的大峽谷。汽車要從海拔4,500英呎高的起點爬升到7,500英呎高的峯頂,路窄彎多,險象橫生。沿途之深谷險峯,雄偉壯麗,令人嘆為觀止。深谷之中都是一些原始森林,茂密得遮天蔽日,大自然的奇景是百看不厭的。塞多納(Sedona)以奇石而馳名,Oak Creek Canyon則因深不見底的山谷而出眾。到了弗拉格斯塔夫(Flagstaff)之後,我們取道40号公路(Interstate 40)向西走,接上64號公路之後往北行,很快就到達大峽谷。
多年前曾參加巴士團到過此地一遊,那次因為要趕時間所以只能够走馬看花,匆匆走過收獲自然不大。今次再來,時間完全受到自己的控制,可望得到的比上一次豐富些。由於旅遊旺季已過,加上911突襲事件的陰影仍舊存在,遊客非常稀少。雖然如此,公園內著名的兩家酒店El Tovar Hotel和Bright Angel Lodge依然客滿。我們只能選擇檔次較低的Yavapai Lodge入住。如要遠離人群和避開囂鬧,這個酒店的位置倒更加理想些。當晚天氣特別凉,明月當空,一片安寧。置身於這樣優美的環境,人生能有幾回?
清晨出外散步,見到霜雪仍舊若隱若現地輕掛在矮樹的枝頭上,一絲寒意令我渴望春天快點到來。太陽終於出來了,冰雪一見到温暖的陽光就開始熔化,頓時感到春天的脚步已近,令我喜出望外。隨著指示我們緩緩地走,在每一個景點停留下來,用不同的角度去仔細欣賞每一處地方的特點。從那些奇形怪狀的石頭縫裡折射出來的陽光時暗時明,七彩繽紛!峽谷的面貌也隨之變化無窮。相信任何天才的藝術家也難以捕捉到這變幻莫測的奇景!如想親身體會,必須到此一遊。
峽谷分為南北兩環,兩邊距離不下十英里。汽車從南環(South Rim)要走277英里才可到達北環 (North Rim),峽谷的長度可想而知!到目前止,直升機是往返兩邊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北環每年開放的時間有規定,遊客必須查清楚。著名的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從5,000英呎深的谷底流過,遠看有如一條巨龍蟠踞在那裡保護着大峽谷!
大峽谷也像個巨大無比的雕塑,既抽象又真實。組成它的元素是完全來自天然的,每部分都恰當地安排,繁而不亂,雜而有序,那是一件天衣無縫的偉大創作!它的誕生可能是億萬年前來自太空的隕石與地球猛力撞擊之後產生的裂縫,而非任何人為的結果。大自然之美勝在沒有半點刻意的雕鑿!
遊罷大峽谷,我們返回Flagstaff並在那裡作短暫逗留。當日入住一家名叫Hotel Monte Vista的古老酒店。我發現客房都刻上了熟識的名字,是一些美國西部牛仔電影演員的大名。酒店房間的設計也別具心思,能把西部拓荒時代的氣氛營造出來。午飯時路過一商店,主人在橱窗貼上字條,告訴顧客她了慶祝愛孫的生辰暫停營業一天,還附上了小孫子的照片。祖孫之間的親情有說不盡的温馨!
回程時經過一個名叫傑羅姆(Jerome)之小鎮,離開鳳凰城只有100英哩。小鎮建築在5,400英呎高的山腰上,十九世紀初在這裡發現金礦,引發了尋金熱潮,歴久不衰。發現金礦之前也曾經發現大量銅礦(copper),尋找機會的人潮蜂擁而至,令傑羅姆的經濟盛極一時!不過金砂和銅礦被採盡之後,傑羅姆隨着變得盛極而衰。它的居民為求生存把全部資源投入新的事業,經過數年艱苦的經營,成功拓展出一個藝術品市場,吸引了不少藝術家前來發展。他們集中於陶瓷和玻璃的創作,如今已遠近馳名。
印弟安人以往擁有亞里桑拿州三分之一的土地,可惜他們缺乏經營的智慧而未能善用,長久以來仍然過着貧苦的生活。在鳳凰城的街頭不時見到流浪客到處遊蕩,美國貧富懸殊的現象看來十分嚴重。在富甲全球的國家看見這種情況,令我感到非常詫異!
2006/9/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