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26, 2014

反對派必須及時撥亂反正


         
 

     香港素來給人的印象是個龍蛇混雜的社會,使人很難看清反對派政黨的真實意圖與來龍去脈,更難了解他們背後所代表的利益。他們善於高舉為民請命的旗幟,而把真正的目標掩飾得天衣無縫,以便完成他們的任務。

 

     最近在各媒體熱傳的政治獻金,受惠者來來去去都是一些反對黨和他們所屬的成員及首領,令人懷疑這些金錢來往的目的及捐贈者的動機,也令人擔心大眾的利益是否會被出賣?

 

     如果政黨所收取的捐款沒有任何附帶條件,而受惠者又願意把收支的數目和用途公報出來,市民可能對此會比較放心。可是這次政治獻金的曝光來得突然,令反對派措手不及,手忙腳亂,應對失誤。真金不怕紅爐火,如果他們的立場是公正,行動是無私的,哪怕被罵臭罵倒也無礙大局,因為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能明辨是非。

 

     無論事態如何發展,反對派在香港仍有可為,但他們必須與外圍勢力劃清界線,不同流合污;對政府施政以理性的態度提出批評,建議,從香港的利益出發共謀良策為,停止一切為反對而反對的行動,減少內耗,增加動力。如果能夠朝著這個方向走,反對派將會從不利的處境步入康莊的大道。

 

     對於普選的爭議,反對派不應先設下底線,和中央硬踫。其實政治的角逐可運用的手段多得很:談判是其中最可取的方法之一。求同存異,便可把矛盾緩和,最後可望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

 

     反對派在與中央接觸之前必須取得對方的信任,對於一些曾經向國外求助的政黨代表,中央早已表明不歡迎,由這班人代表港人出頭不是很明智的選擇,港人必須擦亮眼睛,避免成為受害者。

 

     對於中央的思維,反對派也必須好好掌握,否則談判會變得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任何談判都必須拿出誠意來,既然中央與地方唇齒相依,共同利益多於互相矛盾,哪有談不來的可能?

 

     與中央保持良好關係並非表示一切逆來順受,我們可以理服眾,爭取支持。從過往的經驗可知:中央曾經不止一次對香港讓步,難道他們對於普選方案會堅持到一成不變嗎?

 

     回歸後,香港政壇中容許很多反對派的存在,由他們負起傳達民意的任務,監視政府的施政及防止官員貪污舞弊的行為,發揮有效的制衡功能。他們的存在符合社會的需要,得到市民的鼓勵與支持。如果反對派都堅守這個原則,他們將會受到群眾的擁抱和政府的重視,從而發揮積極正面的力量,造福社會。

 

     21014/7/25 黃啟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