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30, 2013

共管大廈的華裔居民


     多倫多的市容在過去的二十年一直在改變,公管式的公寓大樓愈來愈多,而且不斷向高空發展,這種趨勢會持續下去,因為人口愈來愈稠密,土地變得供不應求。
公寓大樓有很多優點:售價和租金比獨立式或半獨立式的房子低,是首次置業者或低收入家庭比較容易負擔得起的支出;共同管理對業主或租戶提供很多方便,夏天除草和冬天掃雪都有人代勞,房子維修和保安工作亦由專人負責。靠近地鐵的公寓大樓由於交通方便,需求甚殷。這些條件正符合上班族和老年人的要求,被土地發展商看中的商機,所以公寓大樓愈建愈多。

     由於年齡漸長,我們最近改變了原來的生活方式,成為了公寓居民的一份子。昨天是公寓業主的週年大會,議程包括選舉兩名共管委員會的成員,聆聽及處理業主投訴及對公共設施的提議,財務報告等等。十九個業主親自出席,另有三十多個由其他戶主代表赴會,遠遠超出法定人數。

     我依時到達會議廳。很奇怪,場內幾乎清一色的都是白人和一些非華裔的業主,華人為何不參加這個非常重要的會議,難道他們不關心自己的權益,或者不熱心為公益服務?主持會議的席上只有一個華人擔任理事,遠遠低於華裔戶主總數的比例。這種情況我以前聽過,但親眼看見的還是第一回,使我不由得不相信華人對自身或眾人之事都是漠不關心的。
從這一點現象我聯想到加拿大政壇上的華人代表,來來去去都是寥寥的那幾個。政壇上如果缺乏代言人,華人的權益又如何可引起關注?除非我們踴躍投身政壇,華人在加拿大各級政府的影響力是微不足道的。

     這些現象也使我懷疑在中國廣大的土地上,人口雖然有十三億之多,是否已孕育出一種為民服務的精神和爭取公民權利的勇氣,作為推行民主政治制度的先決條件之一?如果這個條件不存在或未成熟,鼓吹民主的一群人縱使心懷理想,也是力不從心的。

     黃啟樟 2013/11/2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