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7, 2013

早知今天你仍會移民嗎?

     一個世姪在香港讀完大學之後前往美國加州深造,畢業後留下來工作了六、七年,已領取到綠卡(居留權)。他和新婚妻子最近從香港來美加旅行,雖然行程緊密,仍抽出時間和我們一聚。

     三年前他從加州返港探望母親,由於機緣巧合遇上了今天的妻子,兩人一見鍾情。為了婚姻和家庭他放棄了美國的事業,在香港另起爐灶。香港商機處處,但競爭劇烈,而且危機重重。他便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軍市場,結果成敗參半。由於資金短缺被迫鳴金收兵,但不甘心就此罷休,等待機會重現時再來一試。

     他們此次來北美洲除了遊山玩水之外,也作實地考察,比較一下美加和香港之創業機會。他知道如繼續留港,可能要放棄綠卡。面對這個重要的決擇他舉棋不定,希望我給予意見。

     我直截了當地說:「移民得不償失,移民前要慎重考慮才不致後悔。」他對我所說難以置信,心想移民不是都過著美好的生活嗎?我說:「表面風光並不反映移民現實的辛酸」。年紀較大的移民對新環境的適應會面對重重困難:不懂英語的會立即變成啞巴一樣,不但無法與本地人溝通,和土生土長的兒孫也談不上兩句便得放棄,因為說得不暢快;英語靈光的也不等於能順利與主流的加拿大人交流,除非熟識本土文化、歷史、地理、政治、生活習慣∙∙∙∙∙∙不懂開車的猶如跛子一般寸步難移。出外靠人接送是不切實際的妄想,依賴公共交通雖勉強可行,但巴士和地鐵在繁忙時間過後便非常疏落,而計程車並非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久而久之足不出戶便成了一些老人移民的生活習慣,他們的活動範圍變得愈來愈小。意志較強和有主見的都嚷著要返回老家,但意志薄弱和拿不定主意的便賴在這裡,甚至憂鬱而終,能隨遇而安的只有少數。

     老人在異地生活不愜意,哪麼年輕力壯的一輩來到了這個新國家所面對的問題又如何呢?

     移民並非腰纏萬貫而來,多是上班一族,當務之急是找工做。求職時的一句:「你缺乏我們所需求的加拿大經驗」便可把你折磨得半死。很多移民回流並非緬懷過往的風光,而是求職不成或求得的職位未符合理想時所做出的退求其次的決定。聞說回流香港的移民竟有二十萬之眾。是香港失而復得,或者加拿大得而復失呢?

     回流一族對婚姻和家庭產生很多不良後遺:他們移民前把原居地的事業連根拔起,把希望付托於未來的國家,殊不知事與願違,只能孑然一身走向回頭路,把妻兒留在異國,從此兩岸奔波,成為了「太空人」。由於聚少離多,不少婚姻便因此亮起紅燈,繼而支離破碎。如
此下場移民前又怎會料到呢?

     移民的未成年子女來到外國之後很快便會變成外國人,把原來的文化忘得一乾二淨。在外國出生的子女除了膚色之外,與白人小孩的思想行為完全一樣。他們和父母溝通有困難,矛盾百出,相互關係變得愈來愈疏遠。對這些變化移民前可曾考慮過嗎?

     移民前要先問自己是否願意與原居地一刀兩斷?這種事情不能草率決定,否則悔之已晚。

     黃啟樟 2013/11/2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