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和近年迅速發展的珠江三角洲來到馬來西亞的檳城,發覺環境有很大的改變。赤角機場的現代化和檳城機場的陳舊落伍不可同日而語。
檳州是個島,機場在它的南端,我們的度假村在它的北端(Batu Ferringhi)。據接機的司機說兩地的距離大概37公里,由這點到那點去沒有超級公路連接,汽車還需穿過佐治城(Georgetown)。我們抵達的那一天剛好是週末的晚上,路上交通十分繁忙,經過市區的地段更是車水馬龍。司機說每個週末都是一樣,是大眾尋歡作樂的日子。汽車走了一個多小時才把我們送到目的地。
以往曾經來過檳城很多次,都是為了工作,走馬看花,匆匆忙忙。今次與六兄夫婦倆結伴同行,租下一個公寓的單元,租了一輛汽車,打算玩足兩個月才離開。
在這個地方除了吃、喝、玩樂,我們最大的享受是重投大自然的懷抱,與奇花異草林木為鄰,與靈猴珍禽怪鳥為伍;舉頭是一片青天白雲,低頭是無際的碧海汪洋。以往總以為陽光、空氣、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殊不知這些養命的元素是要人類好好去珍惜和保護,否則太陽可變得暗淡無光,空氣和水也可變得污濁不清。
只要到香港和珠三角走一回,你立刻會領略到工業污染對環境的破壞和產生的惡果。工業革命之後,各類工廠在英國首都鄰近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建立,工業排放出來的廢氣籠罩整個倫敦城;煙和霧混合在一起,驅之不散,使倫敦搖身一變成為舉世聞名的霧都。
今天,西方把低產值高污染的工業遷移到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三世界去。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工廠,中國之污染亦成為世界之最。我們要正視這個問題,否則後果堪虞。
黃啟樟2012/12/7 於檳城
2012/12/21 Today Commercial New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