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30, 2012

主流傳媒為何如此反中、反國企




20121029日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之社評:「提防資金雄厚的國營公司進入加拿大之野心(Beware state firms with cash)」。大聲疾呼要求聯邦政府在1111日的最後限期宣布不批准中海油(CNOOC)收購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Nexen Inc.)一項商業行動。所提出之理由不外乎是:中海油是北京政府和當權政黨所擁有和控制的企業,身分和自由市場的其他參與者不同,將不受控於自由市場的法律與常規;中海油是北京政權對外貿易和能源政策組成的一環,不會加拿大的股東、僱員和公眾受惠……陳詞空洞,缺乏理據。

星報完全忽略了尼克森能源公司股東的意願,也忘記了他們的利益,因為股東大會早已同意中海油的收購建議。試問星報是否還記得尼克森公司曾在市場上尋求買家多年,卻無人問津之往事。如今股東對中海油收購建議的決定又何須局外人多張嘴呢?

當收購成為事實時,股東立即獲取豐厚的金錢利益,僱員的職位受到了保障,外來的資金有助於加拿大能源業的拓展,還能增加就業機會。此項有百利無一害之商業行動竟然會遭受到無端的責難和干擾,實屬可惜。

星報也不曾考慮中方之反應,不忌諱收購行動胎死腹中所帶來之負面影響。不難預測,此後中國人對前往加拿大做生意的熱潮將會大大退減,而加拿大人前往中國投資的阻力也會大。中加之關係將會原地踏步,甚至變得疏遠。據統計:中加貿易遠遠落後於中澳(澳大利亞)貿易。如聯邦政府仍不正視現實和急起直追,將每況愈下。

星報其實可提供一些積極的建議,例如:加強法律上對外來企業在加拿大運作之規限,保證公平競争,使到互相受惠。何須逢中必反呢?

星報除了反中之外,對所有外來之國營公司都抱着懷疑的態度。當聯邦政府在十天前宣反對馬來西亞之國營石油公司(Petronas)收購卡加里的一家能源公司(Progress Energy Resources Corp.)的决定時,他們立即表示贊同。而所根據之理由不外乎是買家是國企,對加拿大存在不可告人之野心。

主流傳媒對國策之影響力,不容低估。

黄啓樟 2012/10/2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