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1942年出生於一個越南偏遠的小鎮,正逢多難之秋。這個特定的時空注定了我要面對一些足以影響一生的決定。
越南戰禍延年:首先有抵禦日本的入侵,繼有反法國殖民統治的抗争,此起彼落。在1945年日本戰敗後,法國理應撤出越南,讓其獨立,但歷史並沒有朝着這個軌跡而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早期,法國對抗德國之戰節節失利,潰不成軍。由於自顧不暇,所以無力保衛越南使它不被日本肆意蹂躪。
大戰結束後,法國仍眷戀在越南當家作主的權力,妄顧該國人民之反對而重掌政權,延續其殖民統治,直至1954年奠邊府一役慘敗後才狼狽滾回老家。其後越南一分為二,南北各自為政:北方追隨共產主義,與中國結盟;南方成立了民主共和政體,依賴美國做其後盾。北越政權以統一全國為最終目標,認為南方政權只是美國的傀儡,非打倒不可。由於雙方的意識形態不同,矛盾百出,只能以武力來解決。戰鬥很快蔓延全國。
領導南越政府的吳廷艷總統早期受到人民的擁戴,可惜用人惟親,貪污成風,失去民心。吳氏亦愛獨行獨斷,妄顧美國之主張。美國為此不滿而策劃把他推翻,吳氏在此役中更慘遭殺身之禍。吳死後美國另組執政團隊:先後有楊文明、阮文兆和阮高奇等各路人馬擔任總統。這班人都是無才、無勇、無德之輩,唯華盛頓馬首是瞻。為防止北方共產政權之滲透,美國以軍事介入。南越之前途不難推測。
為對抗北越之南侵,南越大舉徵兵,年屆入伍年齡之壯丁無一倖免。華裔子弟能逃則逃,逃不了則千方百計找尋後路,確保不上前線;有些付出高價購買偽造證件,虛報年齡、獨子身分、身體殘缺……不勝枚舉。只要貪污存在便有法子利用金錢去達到目的。有人或會質疑當國家有難時,人民為什麼不挺身而出保衛國土呢?這個問題殊不簡單,要追溯一些歷史事故才可解答。越南獨立後急不及待推行越化案,強迫華人歸化越籍,迫使華校減少中文授課時間,限制華人經營某類行業,嚴禁華人進出國境。凡此規定都引起華裔的反感,使他們無所適從。華人對越南之歸屬感本來已十分薄弱,經此衝擊則只會變本加厲。一個國家之內如存有兩個因利益衝突而產生矛盾的族群,其前途不言而喻。
華人與越南人之間的矛盾愈來愈深,而我裔之處境亦一日比一日困難。父親目睹這種趨勢便安排細媽和年幼之子女於1948年先回中國定居;由他和較年長的子女留守越南,靜觀局勢的發展。
越戰在美國介入之後愈打愈烈,徵兵的壓力也愈來愈大。四兄在1958年初正適齡入伍。每當徵兵人員出現時,他便魂銷魄散;五兄生來便是聾啞,可免當兵;六兄亦將到達入伍之齡,早便決心要離開越南;只有15歲的我亦要面對前途的抉擇,不容遲疑不決。父親和二兄為了這些事而四處奔跑,很快便替四兄和六兄找到出國的途徑,但須由陸路離開,經過高棉、香港然後前往中國。四兄臨陣退出,便由我補上。這個决定改寫了我的命運,到底是禍是福?難以預卜。中國大陸是我們唯一的目的地,因為其他國家都是遙不可及。
在離家前的晚上我輾轉難眠。當想到前路茫茫和何年何日可重見父母時,心有戚然之感。不過留在越南肯定是求學無門和一事無成的,此亦非我應走之路;上前線的風險非常高,又是否值得一冒呢?眼前有很多問題需要好好思索,世事之難料使我一時變得十分迷惘。但計劃已定也勢在必行,又何須猶疑不決呢?當想到有六兄伴我同行時,心情突然又放鬆了很多。
出門的那一天披星載月,由二兄親自送我們上路。大家保持高度警覺,免使偷渡的行動曝光,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當日有一個大概是蛇頭(偷渡策劃人)的女人來接應,她指揮汽車司機向着通往高棉金邊的公路開出。我緊張得冒出滿身是汗。汽車還未過境便出了意外,撞倒一個騎着單車的人。幸好傷勢輕微,我們也急忙離開現場。由於所有的旅行証件都是偽造的,領路的女人緊張得不得了,直至安全過了境她才能平靜下來。
我們到達了金邊之後,被送到父兄一個在商界中結交的朋友家暫住。主人是一位非常熱情的潮州人,每天待我倆以名茶、佳肴和各種美食。這是我首回作客於陌生人的家裡,主人的隆情厚意使我沒齒難忘。其實他曾經善意暗示過,回國之决定必需再三思考。當年少不更事,沒有認真分析自己選擇的利弊,乃至一意孤行。
當年高棉由施阿諾親王統治,國泰民安。首都金邊繁華安定,吸引了不少越南華僑前來定居。我們逗留了一週左右,一面等候手續批出,一面等待前往香港的飛機。終於在一個嚴寒的日子抵達了目的地,我一身單衣薄履從航機走下來,被凜烈之北風打個正着。未來的日子是否也會這樣地寒冷?
原定的計劃是與父親在香港會合,由他把學校證件交給我們,並與表兄討論將來如何接濟我倆的方案。殊不知事與願違,父親因出境手續遲批而阻誤了行程。我們也不能在香港等他,只能在24小時的限期內匆忙買了一些禦寒衣物。天一亮便搭乘前往中國的火車,在深圳過關。萬想不到在入境時遇上重重困難:例如沒有携帶學校證件而引起懷疑,百辨莫解。海關人員都是冷着面孔向我們盤根問底,絲毫不漏。他們對六兄尤其苛刻,嚴查細檢,使六兄極度反感。打從那一刻起他就決心要走回頭路,並付之行動。他極力說服我一起走,弟兄倆便共同進退。
平安到達了廣州,但由於學校證件不足而被華僑補校拒於門外。這個閉門羹加強了我們走回頭路的決心。今天回顧: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我們從廣州折返家鄉(土塘鄉廟圍)暫住,開始積極策劃離境之步驟。早已回國的細媽和六姐坦誠相告國內生活之情況,說我們不宜久留。六姐為了協助辦理出國手續而四處奔走。幾經一波三折,我們終於成功取得出境證,再次踏足香港,也開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黄啓樟 2011/12/14
www.davidkcwong.blogspot.com
越南戰禍延年:首先有抵禦日本的入侵,繼有反法國殖民統治的抗争,此起彼落。在1945年日本戰敗後,法國理應撤出越南,讓其獨立,但歷史並沒有朝着這個軌跡而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早期,法國對抗德國之戰節節失利,潰不成軍。由於自顧不暇,所以無力保衛越南使它不被日本肆意蹂躪。
大戰結束後,法國仍眷戀在越南當家作主的權力,妄顧該國人民之反對而重掌政權,延續其殖民統治,直至1954年奠邊府一役慘敗後才狼狽滾回老家。其後越南一分為二,南北各自為政:北方追隨共產主義,與中國結盟;南方成立了民主共和政體,依賴美國做其後盾。北越政權以統一全國為最終目標,認為南方政權只是美國的傀儡,非打倒不可。由於雙方的意識形態不同,矛盾百出,只能以武力來解決。戰鬥很快蔓延全國。
領導南越政府的吳廷艷總統早期受到人民的擁戴,可惜用人惟親,貪污成風,失去民心。吳氏亦愛獨行獨斷,妄顧美國之主張。美國為此不滿而策劃把他推翻,吳氏在此役中更慘遭殺身之禍。吳死後美國另組執政團隊:先後有楊文明、阮文兆和阮高奇等各路人馬擔任總統。這班人都是無才、無勇、無德之輩,唯華盛頓馬首是瞻。為防止北方共產政權之滲透,美國以軍事介入。南越之前途不難推測。
為對抗北越之南侵,南越大舉徵兵,年屆入伍年齡之壯丁無一倖免。華裔子弟能逃則逃,逃不了則千方百計找尋後路,確保不上前線;有些付出高價購買偽造證件,虛報年齡、獨子身分、身體殘缺……不勝枚舉。只要貪污存在便有法子利用金錢去達到目的。有人或會質疑當國家有難時,人民為什麼不挺身而出保衛國土呢?這個問題殊不簡單,要追溯一些歷史事故才可解答。越南獨立後急不及待推行越化案,強迫華人歸化越籍,迫使華校減少中文授課時間,限制華人經營某類行業,嚴禁華人進出國境。凡此規定都引起華裔的反感,使他們無所適從。華人對越南之歸屬感本來已十分薄弱,經此衝擊則只會變本加厲。一個國家之內如存有兩個因利益衝突而產生矛盾的族群,其前途不言而喻。
華人與越南人之間的矛盾愈來愈深,而我裔之處境亦一日比一日困難。父親目睹這種趨勢便安排細媽和年幼之子女於1948年先回中國定居;由他和較年長的子女留守越南,靜觀局勢的發展。
越戰在美國介入之後愈打愈烈,徵兵的壓力也愈來愈大。四兄在1958年初正適齡入伍。每當徵兵人員出現時,他便魂銷魄散;五兄生來便是聾啞,可免當兵;六兄亦將到達入伍之齡,早便決心要離開越南;只有15歲的我亦要面對前途的抉擇,不容遲疑不決。父親和二兄為了這些事而四處奔跑,很快便替四兄和六兄找到出國的途徑,但須由陸路離開,經過高棉、香港然後前往中國。四兄臨陣退出,便由我補上。這個决定改寫了我的命運,到底是禍是福?難以預卜。中國大陸是我們唯一的目的地,因為其他國家都是遙不可及。
在離家前的晚上我輾轉難眠。當想到前路茫茫和何年何日可重見父母時,心有戚然之感。不過留在越南肯定是求學無門和一事無成的,此亦非我應走之路;上前線的風險非常高,又是否值得一冒呢?眼前有很多問題需要好好思索,世事之難料使我一時變得十分迷惘。但計劃已定也勢在必行,又何須猶疑不決呢?當想到有六兄伴我同行時,心情突然又放鬆了很多。
出門的那一天披星載月,由二兄親自送我們上路。大家保持高度警覺,免使偷渡的行動曝光,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當日有一個大概是蛇頭(偷渡策劃人)的女人來接應,她指揮汽車司機向着通往高棉金邊的公路開出。我緊張得冒出滿身是汗。汽車還未過境便出了意外,撞倒一個騎着單車的人。幸好傷勢輕微,我們也急忙離開現場。由於所有的旅行証件都是偽造的,領路的女人緊張得不得了,直至安全過了境她才能平靜下來。
我們到達了金邊之後,被送到父兄一個在商界中結交的朋友家暫住。主人是一位非常熱情的潮州人,每天待我倆以名茶、佳肴和各種美食。這是我首回作客於陌生人的家裡,主人的隆情厚意使我沒齒難忘。其實他曾經善意暗示過,回國之决定必需再三思考。當年少不更事,沒有認真分析自己選擇的利弊,乃至一意孤行。
當年高棉由施阿諾親王統治,國泰民安。首都金邊繁華安定,吸引了不少越南華僑前來定居。我們逗留了一週左右,一面等候手續批出,一面等待前往香港的飛機。終於在一個嚴寒的日子抵達了目的地,我一身單衣薄履從航機走下來,被凜烈之北風打個正着。未來的日子是否也會這樣地寒冷?
原定的計劃是與父親在香港會合,由他把學校證件交給我們,並與表兄討論將來如何接濟我倆的方案。殊不知事與願違,父親因出境手續遲批而阻誤了行程。我們也不能在香港等他,只能在24小時的限期內匆忙買了一些禦寒衣物。天一亮便搭乘前往中國的火車,在深圳過關。萬想不到在入境時遇上重重困難:例如沒有携帶學校證件而引起懷疑,百辨莫解。海關人員都是冷着面孔向我們盤根問底,絲毫不漏。他們對六兄尤其苛刻,嚴查細檢,使六兄極度反感。打從那一刻起他就決心要走回頭路,並付之行動。他極力說服我一起走,弟兄倆便共同進退。
平安到達了廣州,但由於學校證件不足而被華僑補校拒於門外。這個閉門羹加強了我們走回頭路的決心。今天回顧: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我們從廣州折返家鄉(土塘鄉廟圍)暫住,開始積極策劃離境之步驟。早已回國的細媽和六姐坦誠相告國內生活之情況,說我們不宜久留。六姐為了協助辦理出國手續而四處奔走。幾經一波三折,我們終於成功取得出境證,再次踏足香港,也開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黄啓樟 2011/12/14
www.davidkcwong.blogspot.com
刊登於2011/12/23 星星生活週刊 第534期
Hi David,
ReplyDelete看了這篇文章,無限感慨在內心打滚,父親的一个
回國工作决定,我也差点命送黄泉,1958到1961這3年
我在廣州讀中学,正值中國大跃進,人民公社,总路線.
全國上下翻天覆地大鍊鋼鉄,搞到粮食失收,全國人民
都捱餓,我也不例外也在這捱餓行列之中,有一天早上
餓暈在地上,幸好有人及早發覺才在黄泉路上折回,
而另一次却是几乎飽死,事緣偷了父親一斤糧票,買了
十幾个曼头吃,然後飲水,肚漲,那時的苦况是比死還要
辛苦,有幸死不了,活到今天,真要感謝上帝. 哈哈哈.
Henry
David: You were lucky to escape the "BIG LEAP FORWARD" Da Yeu Juen Revolution.
ReplyDeleteAnn Geo
David:
ReplyDeleteThe hardship you experienced has made you work harder and subsequently become a successful man!
Joe
好事多磨從古道 半由人力半由天
ReplyDeleteE H F Poon
I was luckily born in 60's.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