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 2011

起不了任何作用的「佔領行動」





貧富懸殊的問題由來久矣,於今尤烈。

當2008年發生金融危機時,不少銀行、財務公司、保險公司和大企業因為經營不善或債臺高築而面臨破產之可能。美國政府不但沒有讓他們倒閉,還伸出援手去挽救。據稱這樣做是為了穩定大局着想,殊不知却助長了這些公司上層主管的貪婪,人人自肥而不顧下層員工之死活。環球經濟自從那一刻開始都一直在浮浮沉沉,徘徊不前;失業人數高企,上層主管却穩如泰山,享受着高薪厚祿。他們的收入和一般打工仔相差得何止天淵之別,他們的財富更非以天文數字去推算不可。貧富差距之巨引發了「佔領華爾街」的行動。開始時只由一群年輕人為了尋求社會公義而走上紐約市的街頭,高舉旗幟,意圖打倒美國企業和銀行大亨們巧取豪奪的劣行,要求政府正視這個現實和盡快找出解決的辦法來。

這個行動很快得到了廣泛之支持,環球各大城市包括多倫多和温哥華在內的年輕人亦結集在他們城市之通衢大道和公園內作出同樣的呼聲。有些加拿大公民對這群熱血青年表示同情,亦有些對他們漠不關心;而政府方面只盡了保安的責任,對示威者的索求至今仍沒有作出任何積極的回應。

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一向偏重於維護大企業和富有者的權益,根深蒂固。如要改變,阻力之大,難以想像。尤其在今天之美國,政黨和政權的背後都有龐大的財力支持;金錢與權力之間環環緊扣和息息相關,為了維護既得利益者而向政府遊說之團體多得不可勝數,他們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區區數百之眾的示威者又何足懼呢?

「佔領行動」在多倫多進行了一個多月,市長認為示威者使用言論自由的權利已到了法律容許的極限,因而勸諭他們盡快拆營拔隊撤出聖占姆斯公園(St. James Park),好讓其他市民可重新享受這個空間的權利。政府的决策受到示威者的挑戰,須由法庭判決,結果政府獲勝。「佔領行動」因此由高潮而逐漸走向曲終人散之尾聲,只剩下了一點餘波在空氣中盪漾。

社會不公平之現象非一日形成,要改變則必須從完善法律去着手,如向大企業徵收高稅,打擊巧取豪奪之非法活動,增加福利支出……這些都不是一蹴可及,更非以「佔領行動」可爭取得到的。

黄啓樟 2011/11/29
2011/12/8加拿大商報

www.davidkcwong.blogspot.com

3 comments:

  1. David:
    Does Canada have the same situation as we have here in the US? Or the Canadians are simply supporting the US movements.
    Yes, we have well educated and willing to work people who make under $20,000.00 a year while some CEOs are pocketing 8 million dollars annually.
    Why doesn’t Uncle Sam do something about it It’s difficult because the politicians need their support to win in elections.
    Joe

    ReplyDelete
  2. We have an old Chinese saying :"貧不與富鬥,富不與官爭". When the rich and power stand together on one side, the ordinary guys are doomed to fail in their fight.
    Willy

    ReplyDelete
  3. 亲爱的黄先生,
    我绝对同意你分析占据华尔街看法,我是绝对支持此项行动, 我本人占据中环时也到场助威。
    RGDS/WILLIAM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