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11, 2011

病從口入




自古以來,病從口入是中國人深信不疑的金科玉律,小心飲食是我們奉行的養生之道。


病了,首先就要戒口。病癒後仍須小心飲食,以防舊病復發。這種知識一早就由父母傳授過來,裨益不淺。如今年紀漸長,對飲食加倍謹慎,身體力行。例如:少糖、少鹽,少油是最基本的要求;煎、炸,烤可不吃就不吃;進補不宜多,清茶淡飯最好,都是老生經驗之談。要保持健康長壽,飲食自律是重要的第一步。不過中西文化不同,西醫認為病後無須戒食,因為這樣做可幫助病人迅速復原。病人言聽計從,不思防範,如常生活。孰是孰非,一言難盡!


女兒三年前不幸患上甲狀腺癌,原因何在?是遺傳還是其他因素?醫生也不能推定。由於事發突然,我們手足無措,只能聽從醫生的主張,同意女兒接受外科手術把腫瘤割除。手術順利完成,她也很快復原。唯獨使我們焦慮和放心不下的是:從割下來的病變組織發現有惡性癌細胞的存在,其中百分之二十已擴散到附近的淋巴腺,需要進行一次放射性治療,徹底清除壞細胞。醫生對她說甲狀腺癌是各類癌病中最容易處理的一種,用意是要病人安心治病。專家的意見無可厚非,不過會使病人輕視病情,保持過往之生活方式不變,復發的機會因而增加。不可不知:癌細胞有如頑強的敵人,四處流竄,聲東擊西,神出鬼沒,防不勝防。當身體的抗病能力下降時,它們會乘虛而入,波及其他器官。


根據過往的經驗,患了癌病的人應少吃肉類多吃蔬菓:肉類是酸性較重的食物,能滋養癌細胞和加速它們的繁殖;蔬菓是偏重鹼性的食物,可減慢癌細胞的繁殖。病人需要改變生活習慣和培養自制能力,醫生的鼓勵更是不可或缺。一位患了末期乳癌的美國女醫生(Dr. Lorraine Day)曾以嚴格的食療來替自己治病,異常成功,並向世人推薦。


我雖然信賴先進的西方醫學,但對西醫病後不戒食的主張保留不同看法。病從口入是中國人幾千年累積下來的經驗,值得參考借鑑。 食療治病成功的例子時有所聞,信奉的人也愈來愈多。病可以從口吃進去,亦可從口吃出去。先決條件是能否自律,和耐心去實行。


黄啟樟2011/3/30


2011/4/21 加拿大商報

2 comments:

  1. Hi David,

    完全同意你的見解,中國幾千年文化,雖有許多要不得的
    帝王將相,固步自封的大國沙民主义思想,但講到養生保
    健,却是比西医高明許多.,因歷代皇帝都想長生不老,永
    掌王權,所以千方百計地追求長寿.,引至衆生都得益,
    因秘方也有時因緣際會流入民間.你說是嗎?

    Henry

    ReplyDelete
  2. 絕對同意。我父之所以有大腸癌就是他太喜愛气肥利食物。
    祝令千金身体健康!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