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K C Wong
Saturday, September 6, 2025
對九三紀念抗日勝利80週年閱兵的看法
我自認對現代化的軍事裝備及武器只是一知半解,完全是個門外漢。看這次閱兵猶如看一場空前偉大的舞台表演,嘆為觀止。但不少朋友看到眉飛色舞,為中國的強大感到驕傲。
這次閱兵的意義十分重大,可向世界展示中國的軍事實力,具有保護國家的能力,也可對維持世界和平作出貢獻,因此受到與中國友好國家的支持,也受到希望和中國改善關係國家的重視,他們以行動來表達他們的立場。出席在天安門樓台上觀賞閱兵的國家元首,一共有二十六個,陣容鼎盛。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珠珠港受到突襲之後,曾經與中國並肩作戰,擊敗日本侵略者的美國,及在歐洲戰場上,戰勝納粹集團的歐洲國家,沒有派代表出席這次紀念活動。更令人感到失望的是,曾經受日本軍國主義蹂躪的菲律賓,南朝鮮(南韓)及同樣受到重創的澳洲及紐西蘭,沒有參與這次盛會。新加坡只由副總理代表出席,有意減輕親中形象。這些國家似乎忘記了歷史的教訓,或者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拒絕出席。
最令人觸目的是印尼總統的出現,他以果斷的行動平息國內的一場與「顏色革命」十分相似的反政府示威之後,連夜趕來北京參觀九三閱兵。他對中國的重視可想而知,也展示出他粉碎外力介入及管控內亂之超強能力。
日本是九三閱兵最主要的反對者,極力遊說一些立場比較糢糊的國家杯葛這項活動,以減輕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直到今天,日本仍然沒有對在中國犯下的罪行,向中國人民認錯及作出賠償,反而批評中國軍演是「耀武揚威」的行為,增加戰爭的風險,破壞和平的秩序。
在過去一段頗長的日子,中國對日本政策曾經受到國人的非議,被視為沒有積極向日本追討侵華的責任。其實這是政府務實的政策,因為當時對日本的資金與技術有所求,必須以寬容的態度相待,忍辱負重。中國的經濟發展一日千里,對日本的依賴愈來愈少,甚至有超越的能力。時移勢易,中國已經成為日本的競爭對手。
中國國勢如日中天,但沒有向外擴展的野心。九三閱兵的另一重要意義是,不忘記歷史,才可避免歷史重演。這是中國人從經驗中得到的教訓,培養出治國之道。
美國對九三閱兵沒有什麼過敏的表態,但對俄羅斯及朝鮮領導人同時出現在天安門則感到不安,視中、俄、朝是一個強大的軍事組合,直接威脅美國。伊朗及巴基斯坦的參與,也顯示美國的影響力逐漸下降,但絕對不會坐視不理。新一輪的軍事競賽正在展開,針鋒相對的局面越來越明顯,和平又將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中國的軍事力量有多強,美國及其盟友心中有數,不會盲目挑戰中國保護國家的底線,統一台灣的國策。中國富強,中國人民才可在和平的環境下生活,實踐他們的理想。
2025/9/5 黃啟樟
Thursday, September 4, 2025
澤連斯基不能一錯再錯
在俄烏戰爭開始之前,俄羅斯已經在俄烏邊境集結大量兵力,嚴陣以待,一觸即發。澤連斯基仍然看不準形勢,罔顧普京的警告,沒有放棄與歐洲結盟及加入北約組織的意圖,以為俄羅斯不會為此入侵烏克蘭,因為他們有強大的北約組織及美國作為後盾,加上西方主導的言論攻勢,經濟制裁,處處在針對俄羅斯,對俄羅斯不利,普京不會輕舉妄動。如果這樣仍阻止不了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入侵者將會是孤軍作戰作,而烏克蘭則有眾多的盟友加入他們的陣營,形成寡不敵眾的局面。
殊不知,烏克蘭盟友的參與只限於提供武器及維持戰爭的物資,沒有派遣軍隊上戰場。武器的使用也受到限制,不能攻擊俄羅斯境內一些設施,恐怕受到反擊,防止引發核戰的風險。西方集團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俄羅斯的能源完全不缺乏買家,出口量大增,還可以用俄幣結算,不但穩定了盧布的匯率,也解決了資金短缺的問題。
經過三年多的戰鬥,俄軍不但沒有被打倒,還佔領了烏克蘭五分一的領土,成為俄羅斯的戰利品,烏克蘭必須要付出的代價。誰佔上風,不言而喻。
烏克蘭是被利用來誘發俄羅斯發動戰爭,使西方國家有藉口討伐這個侵略者,削弱她的軍事力量,摧毀她的經濟,使她失去挑戰西方的本錢。但事與願違。俄羅斯在戰場上的持久力及在經濟方面的穩定性,使美國及她的盟友感到難以置信。若果任由戰爭延續下去,烏克蘭將會失去更多土地,傷亡人數增加,對西方集團絕對沒有好處。一場本來計劃週全的「代理人戰爭」可能就會很快結束,止虧為盈。美國開始啟動和平談判之步驟。俄羅斯感到目標已經達到,也不拒絕這個建議。
澤連斯基面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千萬不要意氣用事,以國家的前途及人民的生命為賭注,堅持俄羅斯必須撤出佔領的土地,作為為和平協議條件之一。特朗普曾經如此不留情面地告誡澤連斯基:你手上完全沒有談判的籌碼。言下之意,俄羅斯是戰勝國,和平條件由他們決定,別無選擇。
澤連斯基的執迷不悟,令人費解。不過形勢比人強,無條件投降,似乎是唯一的出路。澤連斯基成為美國的棄卒。咎由自取,與人無尤。一場悲劇,就此落幕。
2025/8/20 黃啟樟
為什麼美國要退出烏克蘭戰場
只要懂得一點美國歷史的人都知道,美國曾經派遣軍隊參與南北韓戰爭,但遭受重創,結果失去打敗朝鮮及中國「抗美援朝」志願軍的信心,決定於1953年在板門店簽署停火協定,退出這場戰爭。
同樣歷史在印度支那半島重演:美國曾經積極參與越戰,在最高峰時期,投入戰場的美軍人數超過五十萬,但遭受胡志明領導的共產黨軍隊頑抗,又要面對中國對北越政權的支援,弄到焦頭爛額,死傷枕藉。美國在越南的行動得不到國內外的支持,引發反戰浪潮,結果知難而退,使到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在1975年4月30日結束。
美國人善忘歷史的教訓,在阿富汗重新闖禍。以美國為首帶領北約組織組成的聯軍,在2001年入侵阿富汗,以逮捕恐怖分子「本拉丹」為理由,戰事一直延續到2021年,結果無功而返,狼狽不堪地退出,成為世界的笑柄。
這些歷史教訓沒有改變美國人干預別國的國策,他們使用各種手段制造混亂,發起「顏色革命」,推翻反美的政權。烏克蘭在2014年改朝換代,就是美國人的傑作。新政權要聽命於美國,為美國賣命。俄烏戰爭其實便是一場代理人戰爭,目標在削弱俄羅斯的實力,讓美國可以全力對付中國。美國人這次聰明了,只提供武器,不會出兵。但戰爭𨒂續三年多了,不僅毫無進展,這樣繼續下去,豈非血本無歸,結束戰事,成為當務之急。
美國的如意算盤是,征服俄羅斯之後,下個目標便是中國。殊不知,美國犯了戰略性的錯誤,戰爭將中俄關係推進一步,成為強大的抗美力量。中國人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暗中協助俄羅斯,減低美國經濟制裁的殺傷力。
美國對歐盟也存有戒心,俄烏戰爭增強了歐盟的團結,成為一股不可輕視的力量。在經濟方面可以挑戰美國,對抗美國的關稅政策。在國防方面,可以減輕對美國提供安全保障的依賴。
鑑於目前形勢,美國已經決定退出俄烏戰場,烏克蘭將會失去他們最強大的支柱,只剩下了和談一途,看來戰事很快就會結束,烏克蘭將會成為最徹底的失敗者,是否悔不當初?
2025/8/18 黃啟樟
特普會帶來和平的曙光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八月十五日在阿拉斯加舉行高峰會,主要目標是尋求解決延續三年多的俄烏衝突,希望能夠提出交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條件,達成和平協議。
峰會結束後,議論紛紛。從樂觀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有建設性的開始,如果所有直接或間接的參與者都能夠作出理性的考慮,將會有一個令人感到滿意的結果。
現下的局面是,無論是俄羅斯或者烏克蘭的軍人,經過三年多的時間在戰場上殺戮,曠日持久,生死未卜,早已厭戰,士氣低落。他們的父母、妻兒及兄弟姐妹,都希望他們能夠早日平安歸來,與家人團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戰爭持續下去,兵源也會開始短缺,武器的庫存也逐漸減少。打仗極度勞民傷財,引發民怨,如果處理不當,可動搖執政者的地位。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場戰爭是無限期的延續下去,總會有完結的一天。
在特朗普上任之後不久,就揚言可在二十四小時內中止俄烏戰事。雖然有點誇大其詞,言過其實,但他始終沒有改變這個想法,並朝著這個目標而努力。這次峰會是由他向普丁發出邀請,並得到迅速的回應,不難想像俄方也有意盡快尋求和平解決的方案,這件事由美國主導是最適當不過的。
特朗普倡議和平的目標,無論是為了建立個人聲名,如爭取諾貝爾和平獎,或者在轉移國民的注意力,以減低各項政策達不到預期效果所產生的壓力。為了停止戰爭而付出任何努力都是值得讚揚的。他的主張會損害美國軍火商的利益,肯定不會得到他們的支持,也得不到北約組織大部分成員國的認同,因為俄羅斯永遠是歐洲安全的隱憂,將它打敗,或削弱它的軍事力量,可望有持久的和平。有這個想法的國家其實十分愚蠢,也非常危險,因他們任何一個都不具備挑戰俄羅斯的條件。無論如何,特朗普一意孤行,大概胸有成竹,我們拭目以待。
2025/8/17 黃啟樟
這個故事你要聽我說
2023年中我們打算搬家,搬到面積比現在小一半的出租公寓,一方面可以節省開支,又可以花費少一些時間去打掃房間。決定之後就坐言起行,首先將多年沒有動過的書籍及在日常生活中不再需要的東西送出去,實踐斷捨離的計劃。其實說來容易,做起來就猶豫不決,而最難處理的是多年來搜集的油畫,水彩畫及其他藝術品。
朋友建議我聯絡一些拍賣行,由他們估價及公開拍賣,脫手之後,將收入扣除佣金的餘額清付給客戶。這個行業分門別類,很專業化,只搜集他們認為有把握推銷的東西。我找了三家不同性質的拍賣行。前兩家很快就完成任務,交收清楚。最後的那一家,老闆親自上門,對我的藏畫評價很高,一共拿去十七幅。在2023年九月舉行第一次公開拍賣,結果全軍覆滅,交了白卷。
我們在2024年四月搬了家,居住的空間減少了一半,儲物室也容不下這麼多作品,所以不著急將它們取回。時間過得很快,已經超過兩年,拍賣行根本沒有和我聯繫。我在今年六月用電郵追問,他們表示在七月中將會舉辦另一次拍賣活動,之後才決定如何處理這些藏品。到了八月二十八日,我終於失去耐性,親自走到拍賣行看一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到了那一陣我才知道他們已經停止營業,老闆正在清理陳列室。當時有兩個客戶上門討債及回收剩下的托賣品,但眼前的情況沒有令我刻意去判斷形勢。客戶離開後,老闆對我說,七月份陳列室曾經發生火警,拍賣活動取消了。兩天之後他將會把我的晝送還給我,我信以為真,殊不知這是援兵計。離開前,我只收回了一幅體積較小的油畫。
兩天過去了,半點訊息都沒有。我立即再去拍賣行,老闆正在指導搬運工作,對我說有客戶對我的藏品感興趣,提議我削價。我說半價出售,他叫我回去詳細考慮,並將手機號碼給我方便聯繫。又來一次援兵計!回憶當時的情況,我實在十分愚蠢,沒有及時採取行動,從貨車上取回部分藏品,減少損失。
那天之後,拍賣行重門深鎖,人去無縱。電話不接,電訊不回覆。我只有報警,但警察認為這是民事案,他們不會介入。我向小額法庭求助,但告票一定要送到對方手上才生效。我已經到拍賣行的現址三次,當然毫無作用。由於手績繁複,很花時間,唯有向律師行求助,希望花點錢減輕損失。
不難以想像,面對同一處境的苦主將不會只有我一個。如果那個無良商人已經破產,或者離開了加拿大,追討他還債將會困難重重。
和拍賣行交易必須很細心,避免受騙。
2025/9/4 黃啟樟
Friday, August 15, 2025
芥花油風波
在2024年中國從加拿大進口芥花油高達四百六十萬頓,金額接近五十億加元,是加拿大芥花油的最大巿場,加國農業生存及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中國最近突然宣布停止進口,理由是質量未符合要求,同時將會徵收75.8%的反傾銷稅。這當然會引發爭議,但在得到公平及合理解決之前,芥花油的存貨立即堆積如山,增加庫存成本,停泊在港口等待運輸的貨輪何日啟程卻遙遙無期,增加物流成本。與此同時,銀行將會收緊對所有與芥花油出口有關企業的融資條件。首當其衝的當然是種植芥花油的農民,成為貿易糾紛的受害者。
眾所週知,加中關係在孟晚舟事件之後,不但沒有認真去修補,而且在國際事務方面,加拿大一直站在美國的立場,聯手對付中國。記憶猶新的例子是:在美國宣布對中國製造電動車徵收100%進口稅之後的第二天,加拿大似乎沒有經過任何公開辯論就立即採取同一行動,加入抵制中國電動車的行列。此舉除了取悅於美國之外,沒有什麼其他利益可言。到目前為止,在加拿大任何地方都沒有岀現中國電動車的蹤跡,對加國這個行業沒有帶來任何損害。支持這個關稅政策的政客們,究竟憑什麼理據去作出這樣的決定?
從中國的立場來看,徵收高額關稅,等於將中國電動車拒於美加市場之外,肯定會引發中國相應的對策。芥花油對中國雖然重要,但除了加拿大之外,中國可轉向其他產地如澳洲及俄羅斯購買,完全可以滿足正常的需求。反過來,在加國失去中國的定單之後,就不容易找到其他買家,有點明知故犯之嫌。
除了芥花油風波有待平息之外,加拿大還必須努力擺脫美國對我們外交政策的支配,一切以本身利益為優先考量。與中國改善關係有助於擴大雙邊貿易的機會,從而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美墨加貿易協定(CUSMA)明年就期滿,在重新談判時,絕對不能接受這樣的條款:「加拿大必須得到美國的同意,才可與第三國發展貿易關係」。
2025/8/13 黃啟樟
Monday, August 4, 2025
加中關係必須𧫴慎處理
前幾天在加拿大環球郵報看到一段消息,有政客竟然主張加拿大政府頒發「榮譽公民」給黎智英,或者直接了當接受他成為加拿大公民,作為支持黎氏因為犯了國安法而受到審判作出辯護的酬碼之一。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黎氏成為加拿大公民之後,就可以離開香港前來加拿大與家人團聚,與此同時加拿大政府就有理據可以啟動拯救的行動。
加拿大面對美國的關稅壓迫,正在忙於尋求解決的方案,這是經濟前途的大問題及全民當務之急,而這班政客竟然把精力錯誤地投向解救一個無關痛癢的嫌犯身上。他們把黎智英比擬為南非的曼德拉,高舉他為「人權鬥士」,對他伸出援手,符合加拿大人的正義及道德要求。
從另一角角度看,這些行動是觸犯了干涉他國的內政,絕對不受歡迎。眾所週知,加中關係正待改善,以抵消來自美國的壓力,這班政客卻反其道而行,必須及時制止,才符合國家的利益。
在同一時間,環球郵報有另一則報導:卑詩省政府有意資助卑詩渡輪公司向中國造船公司購買新的渡輪。這個計劃受到一些政客的質疑。他們對所有來自中國的東西都持有負面的態度,完全不會作出利與弊的考量,更罔顧現實的可行性。卑詩渡輪公司的船隊正在逐漸老化,而且不能滿足乘客的流量,必須及時更新才可應付未來的需求。據聞卑詩渡輪公司曾經公開要求本國的船廠投標,並列明規格及交貨日期,只有中國造船公司報價。如果根據政客們的要求,卑詩渡輪公司是否應該按兵不動才符合國家利益?
向中國造船公司購置渡輪,相信除了價格優惠之外,可以要求中國增加購買加拿大的糧食及能源,在互利的條件下發展貿易往來,有百利而無一害。
2025/8/4 黃啟樟
Subscribe to:
Posts (Atom)